近年来,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人才引进计划逐年加强,留学归国服务的人才日趋增多。近年来留学归国人数连创新高,据统计,2008 年海外留学人员回国 6. 93 万人,2009 年就突破 10 万人,2010 年这一数字更升至 13. 48 万人,2011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 18. 62 万人[ 1 ]。可见,国家建设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日趋增强。随着统一战线工作在基本内涵、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的不断完善,留学归国人员正逐渐被纳入工作视野,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0 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明确把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纳入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范围。学界普遍认为开展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研究非常必要和有重大意义,且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进行统战工作的思路,为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既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者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归国人员的管理制度、活动方式等方面,没有更具体、更深入地将统战能力进行多维度研究。如缺乏合理的理论模型指导,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开创性的研究,宣传性和解释性的成果较多,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严重,实证的研究较少。高等学校是留学归国人员就业的主阵地,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根据留学归国知识分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扎实做好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力图为我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一、研究假设与方法
( 一 ) 研究假设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对有典型留学经历的代表人物进行访谈,我们提出了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分为交流联谊、业务促进和参政议政机会三个方面,留学归国人员能力发挥的衡量体系分议政能力、科研成果和团队提升三个方面,影响其能力发挥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的科研条件、制度环境、国际交流情况以及留学归国人员的文化认同等四个方面。我们假定,高校统战工作及学校影响各因素对留学归国人员的能力发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 二 )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为自编的高校统战工作与留学归国人员状况调查问卷。前期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总结访谈结果,确定编题依据。经过预测和删减修订,最终形成调查问卷共 68 个项目,采用自我报告的李克特 5 级量表,从 1 至 5 代表程度由低到高。
( 三 ) 调查对象在全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 815 人中,男性 501 名、占62. 1% ,女性 306 名、占 37. 9% ,缺失 8 名。高校所属地区方面,南京 4 所高校和上海 2 所高校 218 名、占26. 8% ,武汉 3 所高校 116 名、占 14. 3% ,广州 10 所高校 294 名、占 36. 4% ,北京 4 所高校 102 名、占 16. 2% ,重庆 2 所高校 82 名、占 10. 2% ,缺失 3 名。高校层次方面,985 高校 278 名、占 34. 6% ,211 学校 283 名、占35. 2% ,省属重点高校 146 名、占 18. 2% ,其他 96 名、占12% ,缺失 12 名。党派类别方面,无党派人士 200 名、占26% ,中共党员 470 名、占 61% ,民主党派 69 名、占 9% ,其他 31 名、占 4% ,缺失 45 名。( 四 ) 施测过程施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广东省内高校进行预测,共预测 200 份,对编制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各分量表的项目分析,经删减制成正式量表再进入第二阶段的正式施测。正式施测以学校为单位,通过电话预约,寄发问卷,由调查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调查完毕统一回收寄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852 份,经删减后,有效问卷 815份,有效回收率为 67. 91% 。#p#分页标题#e#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 问卷的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从预试项目的因素负荷和解释率来看,3 个分量表都具有良好的因素结构,对部分无法与概念相近的因素做出精确区分的题项,进行了删减和调整。利用巴特利特球度 检验 和 KMO(Kaiser - Meyer - Olkin measure ofsampling ) 检验方法察看各变量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子维度 KMO 值达到了 0. 7 的水平,交流联谊、参政议政、业务促进、对团队的提升维度分别达到0. 901、0. 872、0. 898、0. 832,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经正式施测,影响因素、统战工作和能力发挥3个分量表的总的信度系数分别是: 0. 8899、0. 9694、0. 9118。通过对各因素项目的意义分析,项目组对3个分量表的10个因素加以命名。
( 1) 影响因素量表: 一是回国后的科研条件,其重要特征表现为回国后对学校提供的科研设备、用房、经费及学术研究状况等的感受; 二是文化认同,表现为与周围同事及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情况,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相互认同; 三是制度环境,表现为对学校的工作评价、考核、晋升、分配、激励制度等的感受; 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指的是所在学校介绍留学生、外教,与外教联系及承办国际会议等情况。四个因素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 8489、0. 7414、0. 8642、0. 8706。
( 2) 统战工作量表: 一是交流联谊,指的是所在学校归国人员联谊活影响因素制度环境科研条件国际交流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制度环境科研条件国际交流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制度环境科研条件国际交流文化认同
动情况和所在学校及地区在国外的联谊活动评价; 二是参政议政机会,指的是通过学校统战部门组织和推荐的参政议政活动情况; 三是业务促进,指的是统战部门通过关心归国人员的工作、科研、生活等对其业务的促进情况。三个因素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 9596、0. 9562、0. 9755。
( 3) 能力发挥量表: 一是参政议政能力,指的是归国人员参加上级及学校决策咨询活动频率的情况; 二是成果,归国人员回国后取得的科研成果情况; 三是对团队的提升作用,指的是归国人员加入之后对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三个因素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 9082、0. 7902、0. 9020。分量表各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以原有建构相同的因素,在0. 7414 ~ 0. 9596之间,均大于 Nunnally( 1978) 所建议的0. 7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接近或超过0. 90,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整份量表的设计具有满意的信度。
三、讨论与建议
( 一 )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能力发挥与统战工作总体状况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发现: 在高校统战工作与留学归国人员能力发挥的关系中,具有 4 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科研条件”、“文化认同”、“制度环境”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保证了本研究的施测工具的有效性; 统战工作的衡量有 3个方面,即“交流联谊”、“参政议政”、“业务促进”; 能力发挥的衡量有 3 个重要的指标,即“议政能力”、“科研成果”、“团队提升”,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效度良好,保证了本研究的施测工具的有效性。表 1 结果显示,高校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和能力发挥方面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显示相关工作仍有欠缺,反映了当前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对在境外留学期间感受到的交流联谊工作较少,回国后得到统战部门有关参政议政活动来提高议政能力的机会也比较少。蒋传东和刘晓峰( 2007) 提出,具体开展统战工作研究的方式方法包括: ( 1) 加强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联系,重点做好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人士的工作; ( 2) 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主要是建立联谊交友制度、定期走访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 ( 3)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搭建活动舞台。[ 2 ]从调查结果来看,实际效果仍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对留学归国人员较注重为其配备科研基础条件,因此,留学归国人员在科研条件配备方面的感受较深。高校统战部门如何结合留学归国人员的特点,积极创新途径和方法,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交流联谊、参政议政和业务促进等各方面的工作,是下一步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p#分页标题#e#
( 二 ) 高校统战工作与留学归国人员能力发挥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能力发挥可以用议政能力和科研成果两个方面来衡量,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留学归国人员议政能力的发挥,以统战工作的“参政议政”层面的预测能力为最佳,其后依次为“业务促进”和“交流联谊”。高校要有计划地物色、培养、选拔有代表性的留学人员,举荐到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及团体,进行必要的安排,为其参政议政创造条件。这是目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基本模式,对民主党派及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提供了传统的政治渠道。赵林洁认为,对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应该做到在统筹规划、创造发展平台、为高校海外回国人员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的基础上,积极增加留学归国人员信息交流和扩大人际关系的活动[ 3 ]。韦英思等在对统战工作进行研究时就提到,要发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统战部门应履行以下几点职责: ( 1)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包括健全留学生联谊会年会、座谈会制度;建立留学归国人员各团体联系制度; 建立感情维系制度;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2) 加强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代表人物工作。与以往建议不同的是,在业务促进方面,本研究发现,在促进留学归国人员的议政能力发挥方面,除了多给予参政议政机会,组织交流联谊活动外,更要求统战部门要在工作中结合留学归国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要求高校统战部门要注重将交流联谊活动与归国人员当前的科研工作有效结合,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合作,积极促进其业务能力的提高。统战部门要关注当今高校高层次人才引智工作,发挥统战部门善于联系交流的能力,做好与海外留学生团队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校吸引留学生归国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4 ]本研究发现,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科研成果,以统战工作量表的“参政议政”层面的预测能力为最佳,其后依次为“科研条件”和“制度环境”。研究结果体现了高校传统统战工作的卓有成效。高校普遍较重视归国留学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在推荐到各级人大、政协及政府参事等参政议政平台上,比较看重挑选科研成果较好的归国人员。同时,高校为归国人员配备的科研条件是决定其成果多寡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而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环境的软件建设,也对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科研成果水平有着相当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赋予归国人员一定的政治行政责任,让其承担科研团队带头作用,是目前高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据统计,在上海 39 所高等教育机构中,80% 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和学术带头人都是归国人员。[ 5 ]根据李成的研究,在国内前 20 所顶尖大学的35 名核心领导中,有 20 名是留学归国人员[ 6 ]。#p#分页标题#e#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