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晚清国内的英国形象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1、公元16世纪,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奇异”的英国,这种英国形象更接近于古代中国对域外的“猎奇”式认识。2、1637年随着中英直接接触的建立,中国人对英国有了模糊的认识,他们将英国人与荷兰人混为一谈,认为他们都是诡诈多端、性情残暴的“远夷番鬼”;3、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到来,英国开始被视为仰慕中华文明的“朝贡之蛮夷”,但是和那些弱小落后的“化外之邦”相比这些“英夷”又有着自己的特点:贪婪、狂妄、骄横。后两个阶段对英国的认识表现了在传统“华尊夷卑”的立场上对英国的鄙视蔑视。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的人们对英国的认识不仅继承了晚明以来对英国“蛮夷化”的认识,而且随着中英矛盾的尖锐,又进一步将其丑化,这一时期“怪物化”、“禽兽化”的“蛮夷”成为晚清人描述英国形象的主流话语。这种“怪物化”“禽兽化”的英国形象是在晚清中英之间“侵略与抗争”的文化氛围中,在传统的“华尊夷卑”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第一节明清之际的英国形象翻幵中英交往史,我们赫然发现,中英交往从一开始就是极不平衡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要远远多于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早在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文献中就记载了 “丝網之路”和“赛里斯”(丝国)。这是古希腊、古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到公元十世纪以后,通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对欧洲的征服,“英国人首次听说了东方的蒙古帝国和鞍靼人” 后来随着英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英国对通往中国的海陆交通曾作了长期的探索,并不断派人前往,试图开始与其有正式的接触。“1637年(明崇補十年)8月,英国船队到达虎门附近,并与亚娘鞋③(地名)炮台的中国守军发生武装冲突,这标志着中英两国首次接触”。④而中国对英国的了解则很晚,直到16世纪他们才通过入华传教士的介绍知道了英国的存在,但是这种了解还是停留在“猎奇”层面的,在这时他们还没有关于英国的确切知识。
“奇异”的英国一一这是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们给我们带来的英国形象,也是中国认识英国的开始,在16世纪,以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最早向中国介绍了英国的存在。他们介绍给当时中国人的英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奇异”。①利玛窦把英格兰(England)译为“谙厄利亚”,并有一段关于英国的说明:“谙厄利亚无毒蛇等虫,虽别处携去者,到其地即无毒性。”②随后而来的艾儒略更详细地为中国人描绘了这样一个“奇异”的国度,“谙厄利亚……有湖长百五十里,广五十里,中容三十小岛,有三奇事:一、鱼味甚佳而皆无鳍翅;一、天静无风,倏起大浪,舟揖遇之,无不破;一、有小岛无根,因风移动,人弗敢居,而草木极茂,孽息牛羊类极多。近有一地,死者不检,但移其尸赞山,千岁不朽,子孙亦能认识。地无鼠,要从海岛来者,至此遂死。又有三湖,细流相通达,然其鱼绝不相往来。此鱼误入彼水辄死。旁有海窖,潮盛时,窖吸其水而永不盈。潮退,即喷水如山高。当吸水时,人立其侧,衣一沾水,人即吸入窖中。如不沾水,虽近立亦无害。” @这些对“神奇的”英国的介绍很显然不是立足于实实在在的地理知识,而只是这些传教士们道听途说的一些“传闻”中的英国,而且在介绍给中国时他们又突出了这些传闻中英国“奇异”的特点,之所以这样介绍可能是因为传教士们想通过描述一些奇闻异事来满足中国读者对异域的“猎奇”心理,使中国人能比较容易地接受他们介绍的新知识,进而实现其传教的目的;尽管煞费苦心地为我们描摹了一个如此符合中国人“猎奇”心理的英国形象,但是这些传教士对英国这个“奇异之邦”的介绍似乎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它们除了使徐光启、李之藻等一批版依天主教的士大夫耳目为之一新之外,其余的中国人对这个“奇异之邦”并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奇异的英国”这一形象也仅仅是形象输入者耶稣会士们和他们的少量信徒眼中的英国,但毕竟这样的形象开启了中国对英国的认识之旅。#p#分页标题#e#
第一章晚清国内的英国形象.......................4
第一节明清之际的英国形象......................4
第二节晚清国内人们眼中的英国形象......................7
第三节晚清国内英国形象的文学发生学......................9
第二章晚清英国文明亲历者笔下的英国形象......................13
第一节富强、文明的日不落帝国形象......................13
第二节热情、善良、勇于探索的国民形象......................18
第三节复杂的伦理认识......................22
第四节亲历者笔下英国形象的文学发生学......................27
第三章中日涉英文学中的英国形象的......................31
第一节幕末明治时期日本涉英文学中的英国形象......................31
第二节中日涉英文学中英国形象的比较......................35
结语
晚请以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一开始的认识中由于耶稣会士们对英国“奇异”的描述,极少数中国人首先了解到在极西的地方还有一个“奇异”的国度,这种对英国猎奇式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对英国认识的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沿海,中国人和英国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天朝观念”的束缚,中国人并不愿意对这个新的外来者做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很草率地把英国人归到他们之前曾经见到过的荷兰人行列中,认为他们不过是远夷番狄,只是比他们通常了解的番狄更加贪婪狡猾罢了;直到马戛尔尼使团的到来,清朝的中国人才明白,英国并非是荷兰的属国,而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是,包括乾隆皇帝在内的中国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使英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也不能和堂堂中华帝国相提并论,尽管乾隆帝和诸大臣亲眼见到了使团带来的代表英国先进生产力的各种礼物,他们还是固执地认为英国此次前来是来向天朝朝贡的,从此英国被认为是“朝贡之蛮夷”,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纵观这一时期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是从一个强者的角度去认识英国的,在他们眼里英国就是一个很小的蛮夷之邦,他们根本不屑于去了解它。鸦片战争的惨败,以及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庚子年对八国联军战争的失败,中国和英国的强弱地位发生了逆转,处于弱势地位的晚清人,带着对英国人的满腔仇恨开始了对英国的重新的认识。在他们眼里,这些英国人长相挣貯、穿着怪异、性情残暴,是类似于“禽兽”“怪物”的人。这种认识的形成是当时中英关系格局和中国人“华夷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英国形象表现出国人对英国情绪化、非理性的认识,是一种“丑化” 了的英国形象。当晚清人走出国门的时候,他们亲眼见证了英国首都伦敦的繁华富庶,他们看到原来英国并不是在国内时他们所想象的那么野蛮,恰恰相反,他们看到了英国有着庞大的殖民体系,英国“重商”的经济政策使得国家繁荣富强,民主的政治制度使得政府在做决策时能够广开言路,同时英国也有文明的礼仪制度,并非亲历者们在国内时所认为的是不懂礼仪的蛮夷之邦;他们所接触的英国人大多热情诚恳、宽待远人,热衷慈善、乐捐好施,富于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如果和这一时期国内人们对英国的认识做比较,我们会发现,亲历者们笔下的英国已经摆脱了国内“丑化”英国的主流话语,开始了较为客观的描述,甚至在某些方面开始了对英国的“美化”。#p#分页标题#e#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