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的生平极富研究旨趣。可惜新出版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初稿) 主要依据《吴宓日记》一手资料以及《吴宓与陈寅恪》、《吴宓自编年谱》、《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等二手材料,其卷三所记寅恪在哈佛大学的一些经历较为简略,②而且因为这些二手资料广为人知,并未增加太多资料,值得加以补充。通过《长编》可知,寅恪约在 1919 年年初入读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希腊文等。又引《吴宓自编年谱》1919 年编云寅恪于 1919 年 1 月底 2 月初由欧洲来美国,在哈佛期间与吴宓、汤用彤、白璧德等有交往,于 1921 年 9 月离开美国赴德国。
事实上,哈佛大学所保存的档案资料以及德文中的资料,可补充《长编》者甚多。如在哈佛的注册信息,可帮助我们确定 1919 年寅恪实际注册时间和当时学习的专业以及居住地址,从而对其当时的生活状态有更细致的把握,也可纠正《长编》中的一些偏差。此外,波士顿一带是美东北新英格兰地区保存甚佳之古城,一些建筑从建成到现在一直长期保存,甚至门牌号码也无甚变化,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回到当初的场景。吴宓搬家的情况在其日记中留下了详细的记录,其实寅恪也多次搬家,但吴宓在日记中没有特别说明。而利用哈佛公布的一些材料,可以大致恢复他当时搬家的历程。
本文将利用哈佛公开出版物中新发现的有关寅恪先生的记录,重建他在哈佛留学期间的部分生活情形,并考察当时他一些室友、同学、邻居、学术单位负责人、教授的相关信息,带领读者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以期对其成长的经历和环境获得一些新的体验和认识。一方面可供对 20 世纪初留学生生活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另一方面亦帮助对寅恪感兴趣的读者了解他当时的生活和学术环境。
一、陈寅恪负笈哈佛园
( 一) 研究生一年级
寅恪在哈佛留学一共呆了 31 个月左右,据目前的材料,至少在三个地方住过,以下将对他的住处及其相关问题一一说明。根据哈佛大学 1919 年出版的《哈佛大学目录》,①寅恪注册哈佛文理研究院的时间是 1 月 29 日,当时他的状态被注为 1G,即一年级文理研究院研究生,专业为历史。当时哈佛的古代史教授为费格森( William Scott Furgeson,1875 - 1954) ,他 1913 年刚出版了《希腊帝国主义》( Greek Imperialism) 一书。欧洲中古史教授是哈斯金斯,此人被认为是美国中世纪史研究的开创者。寅恪注册入校时,哈斯金斯任哈佛文理研究院院长,而当时实际主持工作者乃是代理院长穆尔。因为哈斯金斯是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的顾问,从 1918 年 12 月 1 日至 1919 年 6 月 30 日请假离校,1919 年 1 月 18—21 日陪同总统在巴黎凡尔赛参加和平会议。根据哈佛文理研究院的统计,1918—1919 学年申请奖学金的人数,语文学专业是 67 人,15 人获奖; 历史、政治学、哲学、教育专业共 81 人,也是 15 人获奖。寅恪不在获奖者之列,也不知道他是否申请过奖学金。寅恪来哈佛之前的身份是德国柏林大学学生,但 1912—1919 年之间的身份未注明。《目录》显示,寅恪申请入读哈佛的背景填的是他 1910—1912 年在柏林大学的经历,同时亦注明他来自中国上海,注册时他在哈佛的住址是剑桥麻省大道 1134 号( 1134 Mass. Ave. ) 。② 这个地址很重要。因为《长编》引用吴宓的话,提及寅恪初到哈佛住在赭山( Mt. Auburn) ,而这个说法实际是不准确的,至少寅恪 1919 年 1 月 29 日最初入读哈佛时注册的地址是麻省大道而非赭山。麻省大道 1134 号是个很有意思的地址,面积大,住宿人口多。同样根据《目录》,当时住在此处的还有俞大维与金麒章两人。两人都来自中国上海,这表明寅恪是和两位同乡住在一起。俞大维注册的名字是 David Yule,初看之下,容易被认为是夷狄之人。寅恪的名字在《目录》中仅出现一次,而俞大维的大名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在 178 页的哈佛文理研究生院的学生名单中,注明来自中国上海,现住址为麻省大道 1134 号,之前于 1918 年获圣约翰大学文学士( A. B. ) ,现为一年级研究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 University Scholar) ,专业为哲学。第二次是在 260 页奖学金获得者名录,其中大学奖学金获得者共 14 人,俞大维因为姓氏的关系,按照音序排在最末一名。第三次出现在 956 页的大学成员名录之中,列出住址为麻省大道 1134 号。该目录 184 页注明金麒章也来自上海,1918 年圣约翰大学理学士( S. B. ) ,主修商科。而 924 页标明其住址也在麻省大道 1134 号。根据 1920 年出版的《哈佛校友通讯》,可知其 1920 年毕业于哈佛,dissertation为《银价与上海和香港的交易,1916—1920》,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 MBA) ,就职于纽约圣勒克塔迪的国际通用电气公司。#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当寅恪 1919 年 1 月 29 日在哈佛注册时,他的专业是历史,主要是世界史,选了两门课,即“歌德之《意大利之旅》”与“现代德国史”。① 他住在麻省大道 1134 号公寓,室友是文理研究院哲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俞大维和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金麒章,3 人均登记成来自上海,算是同乡。俞大维实际上是 1918 年入校,而寅恪是 1919 年 1 月入校,两人在文理研究院分别学哲学和历史。按照吴宓的说法,俞大维首先注意到兰曼( Charles R. Lanman,1850 - 1941) 在教授梵文和巴利文,后来寅恪、汤用彤才因俞大维介绍而往学焉。②俞大维是 1918 年下半年开学不久即发现兰曼的梵文和巴利文课,据他 1918 年 11 月 27 日致兰曼的信,他当时正在学习伍兹的印度哲学课程,想要学习梵文,以便将一些汉文佛经翻译成英文,通过伍兹认识兰曼。俞大维旁听梵文的时间是 1918 年 11 月 27 日至1919 年 5 月 5 日。
兰曼当时除了教梵文,也在主持梵文哲学文本《摄一切见论》( Sarva - Darsana -Dangraha) 研讨班。根据《目录》的信息,我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哈佛的课程设计以及有关兰曼教学的一些情况。《目录》提供了截至 1919 年 2 月的教学情况。当时哈佛一学年分 3 个学期,中间由 12 月的寒假和 3 月的春假分割开,一门课上 3 个学期,即每学期各上整个课程( full course) 的三分之一。按照这个算法,1月到6 月包括冬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即1 月到3 月,4 月到6 月,两学期下来其课程算是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陈寅恪因为是 1 月才入校注册,他如选 3 学期构成的整个课程,则在 1919 年 1 月至 6 月只能完成三分之二。以下我们会提到兰曼的梵文和巴利文从 1 月上到 6 月,构成整个学年课程的三分之二。当时哈佛文理学院全部课程分成以下四大学部: 语言、文学、美术、音乐; 自然科学; 历史、政治学、社会科学( 也通常指历史、政府学和经济学) ; 哲学与数学。一个专业学生必须所修课程的一半来自某个学部,另外一半课程要分摊到其他三个学部之中。比如一个学生要完成四大学部 12 门课,其中 6 门课是来自选定四大学部之一的专业,而其他 6 门则分别来自其他三大学部。一般来说,一门课约上一小时。按照这个分野,寅恪应该是选择了第三学部的历史,而俞大维是选定了第四学部的哲学。但俞大维又学习数学,所以选择了第四学部的数理逻辑专业,这样正好哲学、数学都全了。赵元任也是同样这个修法。后来寅恪是从第三学部的历史专业跳到了第一学部的古代语言学专业。当时第一学部的语言类课程首先列出的便是闪米特诸语言与历史( Semitic Languages and Histo-ry) ,其次是印度语文学( Indic Philology) 。当时闪米特诸语言与历史名下的课程主要包括四种: ④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的课程,研究课,讨论会。讨论会是老师和高年级研究生每月一次的讨论课,讨论较新的研究进展,此处姑且不谈。第一类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从低到高按照编号包括以下 7 门:#p#分页标题#e#
说到博物馆,这里略为补充寅恪留学哈佛时和他专业有关的一些博物馆的情况。首先是闪米特博物馆,1889 年成立,1902 年在神学大道建立新馆,收藏品包括亚述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写本,以及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各类文物和遗物。当时馆长是里昂教授。①他来自美国南部的亚拉巴马,求学于南浸信会神学院,后留学欧洲,1882 年以研究叙利亚文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1882—1910 年任教哈佛,被任命为荷利斯讲座教授,1910 年被任命为汉科克讲座教授。哈佛闪米特博物馆由德国犹太移民富翁施弗( Jacob H. Schiff,1847 -1920) 捐赠成立,而里昂是第一任馆长。1919 年寅恪到哈佛时,里昂已 67 岁,但仍在教学和研究上非常活跃,1921 年才退休。因他当时在哈佛的学术声誉和地位甚高,寅恪肯定选修过他的课。其次是福格艺术博物馆,1895 年建立,当时主要收藏希腊、意大利和德国的一些早期艺术品,以及少量东方艺术品。这里提供一些寅恪留学时期的详细信息,可让我们获得对他更为丰富而生动的认识,毕竟他的经历已成为他个人、哈佛和那个时代历史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