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既是语言的沟通,又是文化的沟通。翻译教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主干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具有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重任。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的翻译教学重点逐渐从注重词句的翻译技巧转到注重文化因素的渗透等层面,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变化。但是,目前翻译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中国文化失衡现象。一些教师往往偏重英美文化的传输而忽视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http://ukthesis.org/Thesis_Tips/lxslwfy 学生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对如何用英语去恰切表达中国文化现象感到无所适从,这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很不协调,应当引起广大师生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弘扬中国文化呢?
一、从中国传统译学思想中吸取理论源泉,指导翻译实践翻译
教学包含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等环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学术界翻译研究的思路通常是运用西方翻译理论阐释中国的翻译现象。相比之下,中国丰富的传统译学思想资源却被遮蔽与边缘化了。这种研究路向的偏颇直接影响到翻译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国的传统译论约始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佛家经书翻译。在我国的传统译论中,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着其哲学———美学渊源。历史定势和文化整体形态的发展促使译学与哲学尤其是与美学联姻。例如道安的‘案本而传’,严复的‘译事三难’、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入于化境’理论等等,皆与我国的传统诗、文、书、画论有着难割难舍的联系。”[1]鉴于此,教师应有意选取相关教学素材作为补充,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传统的译学资源只有经过不断提炼、升华与现代转化,才能古为今用,才能成为文化“软实力”。例如,笔者在讲授文学翻译的原则时,以翻译家刘重德先生的两篇dissertation《试以“中道”来评判翻译问题》以及《试从“中道”来观察翻译研究中的矛盾问题》为例,指出这是将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运用于译学研究的范例; 笔者又举例说明郑海凌教授提出文学翻译应以“和谐”为审美标准,也就是运用“圆通”的原则处理翻译中的各种矛盾,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以“圆”为美的特质,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的尚圆精神,这在《尚书·尧典》、《国语·郑语》、《吕氏春秋·孟春纪》中都有表述。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文化身份”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张裕禾认为: “文化身份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在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2]就翻译教学而言,应加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彰显,这样才能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身份的独立性。从中国传统译学资源中吸取养分则是有效途径之一。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教师要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译论贯穿于翻译实践之中。例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宰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影响着日常表达习惯。这种思维模式体现在英汉语句子主语的选择上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翻译时要体现这种差异。一般说来,“英语可用人称主语表达也常用非人称主语表达。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3]请看以下句子: 我从未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he was a dishonestperson. ) 原文中的主语是“我 ”,译文中的主语是“it”,表示这种想法从未在我的脑海里出现,突出了“我”对他为人不诚实的客观事实感到惊讶。如果将“I”做主语,则更强调主观印象。再例如,中国传统美学重视“中和”之美,汉语四字格结构算得上是“中和”之美的典型。四字格言简意赅,琅琅上口,这是受“和谐统一”以及“张弛有度”的审美心理特质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无疑为我们有效运用译入语的表达法提供了便利。请看以下三例广告词: Fresh up withSeven - Up( 君饮七喜,提神醒脑) ; Taste that beats theother colds( 百事可乐,冷饮之王) ; Too good to forget( 口味一流,永难忘怀) 。可见,要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心理,就要追溯源流寻找翻译依据。
二、紧跟时代步伐,恰切翻译
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和文化现象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它“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很多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原创的‘关键词’,如‘四项基本原则’、‘发展才是硬道理’、‘自主创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新词汇如果对外表达不畅,我们的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就难以被世界理解,我们的文化和政治就传播不出去。”[4]翻译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新事物,使学生掌握当代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例如,中宣部等五部委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简称“走转改”,英译文为: “go to grass - roots level,im-prove working style and change the style of writing”;“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北京市公布的“北京精神”,英译文为: “patriotism,innovation,embracement,commitment”; “神秘中国红,壮美东方冠”是上海世博会中对中国国家馆的溢美之辞,“中国红”是指中国人喜爱的大红颜色,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不妨译成“red,the symbolic color of China”. 翻译教学引导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具有敏感性,体现出一种“文化自觉”的观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5]“文化自觉”是译者所必须具备的文化意识,也就是用英语恰当地把中国政治话语表述出来,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大批新词新语应运而生。吕叔湘先生说: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和语汇三个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生活最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6]例如,对网络热词这些最新语言“碎片”的语际转换,多少有助于对都市风尚的认知,培育对汉译英技巧的敏感。[7]像“抢抢族”( freebie lovers) ,“折客族”( coupon freak) ,“恐归族”( festival - reunionphobes) ,“泡客族”( professional job hunters) ,“刷卡族”( card users) 等等,这些流行词语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热点社会现象。再例如,“神马是浮云”( Everythingis butaflo a ting cloud. ) 是 2010 年最流行的网络话语,勾勒了当今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无奈之情和自我安慰。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汉语借词进入英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英语”。这是因为: “要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人和事,没有地道的英语说法,只能是与众不同的中国英语的说法。”[8]中国英语反映了特有的中国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逐渐被世界人民所熟悉和认同。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中国科技翻译协会等部门开始向翻译爱好者征集“中华老字号”的英语译法,以此为奥运会推广中国文化扫除语言阻碍。例如,“孔丘”可以音译成“孔仲尼”,但最终还是在“孔夫子”基础上音译成“Confucius”。这是因为“仲尼”与“丘”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应发音; 中国武术最终译为“Kang-fu”而传遍世界,是因为该译名简洁明快,便于记忆。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流行词语和中国文化特色词最能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民族风格,翻译教学应让世界了解今日中国的新生事物和“中华老字号”的魅力。#p#分页标题#e#
三、重视中国语言文化的教学,提升中国文化素养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翻译教学忽视对母语与中国文化的继续教育,造成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较差,他们不能用流畅的汉语译介英美文化,更不能正确理解和译介中华文化。翻译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往的文化原则往往倾向于目标语文化,不利于文化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文化原则应该拓展,体现为包括母语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教学材料。”[9]由于翻译需要中英文水平的平衡发展,因此,母语及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十分必要。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时,教育学生重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并且确保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透彻认识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翻译鉴赏与批评等手段引导学生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翻译批评能力,逐步提升其翻译水平。例如,笔者讲述“直译”与“意译”时,曾以张璐翻译温家宝总理引用的诗词为例,说明要根据具体语境使用变通的方法翻译出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请看以下句子: “亦余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忧未悔。”张璐译文: For the ideal that Ihold dear tomyheart,I’d not regret at housand times to die. 译者将“九死”翻译成“a thousand times”就是意译。还有这样一句: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张璐译文: No matterhow high the mountains are,one can alwaysascend to itstop. 译者使用“always”一词,表现出登顶的坚定信念。可见,对外翻译要注意传达出言外之意,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古诗词并不了解。http://ukthesis.org/ 一个译者如果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真正充当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翻译家不断学习祖国的语言和文化,为译者树立了榜样。学生要想提高翻译水平,就必须自觉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学书籍和相关中国翻译史方面的书籍,从中吸取丰富的语料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资源。例如,关于“信”的翻译思想,从我国现存可考文献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就可以看出,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佛经翻译家已经形成以求“信”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法句经序》中的“传实”、“贵其实”、“勿失厥义”、“因循本旨”等提法,就是主张忠实地传达原作内容。在中国翻译史上,重“质直”而“少文饰”的翻译风气,虽然在六朝时期有所偏转,但在唐朝时期重新兴盛起来,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还是以“信”为根本。翻译家玄奘不仅以“求真”为翻译的第一原则,还提出“五不翻”的观点。这些翻译史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翻译实践的依据。我们要“以史为鉴”,通过大量阅读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涵盖政治、教育、伦理、道德等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人和’等和谐思想。其文化核心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的塑造,是人文价值体系中的瑰宝。”[10]就目前中国翻译任务来讲,百分之九十是外译中,尤其是英译中。青年学生有责任在大学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对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有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将更多的汉语作品译成英语,改变中国翻译的“入超”现状,让中国文明的精神和价值观念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这就要求翻译教学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振奋民族精神。只有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逐渐由翻译大国成为翻译强国。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