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研究
学生:李玲,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政法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
指导老师:孙灯勇,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快,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dissertation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很多的就业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就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解决就业心理问题。
http://www.ukthesis.org/
关键字
大学毕业生;择业;调适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ty time that comes sadly, growing faster in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 the grim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will become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 the intens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lacking correct understanding generates a lot of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dig the reasons,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solving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 Employment; adjustment
目录
摘要 ··················································Ⅰ
关键字·················································Ⅰ
Abstract ··············································Ⅱ
Key Words ·············································Ⅱ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背景······························ 1
1.2研究对象和方法··································1
1.2.1调查对象···································1
1.2.2调查方法···································1
1.2.3统计方法·································· 1
1.3调查结果与分析······························ 1
2.分析大学生择业的不良认识问题························ 8
2.1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8
2.2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8
2.3 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9
2.4 依赖心理重·······································9
2.5不能正确认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9
3. 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适办法·························· 9
3.1 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 9
3.1.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9
3.1.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 10
3.1.3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识··········· 10
3.1.4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竞就业争实力········· 10
3.1.5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11
3.2 外在的积极辅助与支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11
3.2.1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 11
3.2.2高等学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12
3.2.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12
3.2.4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
总结·····················································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附录·····················································16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很多在这个事实面前缺乏正确的认识,随着毕业的来临,也就随之产生了很多就业心理问题。
为了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就应给毕业生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尽快实现就业,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调查对象
本dissertation的研究对象是对武汉市汉阳区某高校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问卷的调查。选择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采取分层随即取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率为94.3%。根据有效问卷的统计,共调查学生200名:大一的45人,大二55人,大三45人,大四的60人;男生95人,女生105人。家庭所在地:城市120人,农村80人。
1.2.2调查方法
采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卷调查法,该问卷分别是从学历、专业、工作地点、工作单位、择业原因等方面出发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共有31个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每一份问卷评定时间为20分钟。量表为单选和多选。
1.2.3统计方法
对有效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录入Excel,对数据作出相关的比率。
1.3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意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三资企业(32.23%),其他的依次为国家机关(29.16%),大型国有企业(20.43%),科研教育部门(8.15%),民营、乡镇个体企业(4.84%)。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沿海开放城市与省会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选择意向表明大学生择业传统的三大热点已经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人生道路的唯一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表明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事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趋多。由于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说明传统择业观念中“求稳”的意识仍然影响着一部分大学生,职业风险意识仍有待加强。向往科研教育部门的比例明显减少,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事这种社会声望高而实际获利少的职业,理论价值的淡化与跌落也是择业中的一个明显倾向。(表1)
表1大学生取值趋向
男生 女生 总计
国家机关 12.03% 17.13% 29.16%
国有企业 7.1% 13.33% 20.43%
三资企业 22.03% 10.2% 32.23%
民营、乡镇企业 2.61% 2.23% 4.84%
科研教育部门 1.05% 7.1% 8.15%
总计 44.82% 49.99% 94.81%
(其它为5.19%)
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意向。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中首选考虑因素是,40.0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其次“发挥特长”(20.19%),“权利高低”(9.09%),而选择“职业社会声望”的仅为4.96%,没有人选择“社会贡献”。在择业标准上,认为是“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要”,“自己兴趣爱好”者占81.23%,而认为是“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者只有18.77%.这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上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收入,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很少。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功利性和个体化倾向突出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主要特点。(表2)
表2影响择业的因素
“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要”,“自己兴趣爱好” 薪水较高 40.02% 81.23%
专业对口 20.19%
工作稳定 13.26%
工作轻松 7.76%
“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社会地位较高 9.09% 18.77%
职业社会声望 4.96%
职业社会贡献 0%
其它 4.72%
这次调查中,当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被拒绝的反应时,有9.4%的学生会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能冷静面对,准备再找工作的学生最多为34.4%;其次为很快调整低落情绪有和认为是积累求职经验的好机会的分别为28.1%;其它为0。这表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会自我心理调节,能够充分认识择业;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面对择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下,来正确理解面对择业。(表3)
表3大学生择业被拒绝时的反应
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 9.4%
能冷静面对,准备再找工作 34.4%
很快调整低落情绪 28.1%
认为积累求职经验 28.1%
其它 0%
总计 100%
这次调查不仅仅从以上三个重要方面出发,还从工作地区、选择工作影响最大人、渴望的月薪、你心中的就业形势、通过哪些渠道来找工作、择业过程中的苦恼、学校的就业指导方式、你认为导致现在的就业压力的原因等等各方面。表四总结了以上等择业的现象。(表四)
表四大学生择业表现出的总的问题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没有 总计
就业形势 63.3% 13.6% 11.3% 7.2% 4.6% 100%
就业信心 10% 21.9% 53.1% 8.8% 6.2% 100%
个人职业定位 15.8% 24.7% 36.5% 19.8% 3.2% 100%
职业发展目标 15.5% 20.7% 37.8% 26% 0% 100%
职业与专业相关度 36.4% 10.3% 40.1% 9.1% 4.1% 100%
择业指导关心程度 45.3% 31.2% 12.5% 7.8% 2.3% 100%
从以上的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可以自己正确的认识就业问题,但有些大学生内心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认识:如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过高;不能正确看待就业竞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有侥幸心理等等。本文就以上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态调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我们更好的正确认识择业这个问题。
2. 分析大学生择业的不良认识问题
2.1 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据调查有近50%的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2.2 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根据调查有63.3%的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的心理问题有:
1.恐惧:据调查有43.8%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根据调查,有25.3%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5.茫然: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理缺不清楚。部分大学僧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低估了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
2.3 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2.4 依赖心理重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有34.04%的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2.5不能正确认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浮夸、不务实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我们表现茫然、缺乏奋斗的动力,认为学一点死的知识没有用,很多学生日常不注重学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挡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厚积薄发的时候,则表现不出大学生应有的斗志。
3. 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适办法
3.1 大学生自身的逐步调整与完善
3.1.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可以从四方面解决,1.发挥专业所长:有20.19%的毕业生在择业时要首先考虑所学的专业,尽量根据专业他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互匹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也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2.走向基层和农村: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主要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日益饱和的情况下,毕业生如果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专业所学,奉献青春和智慧,将会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开创新的天地。3.先就业在择业后创业:目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正在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4.提倡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
3.1.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9.8%的大学生在遇到找工作失败后,表现出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次找工作。其实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3.1.3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识。
成功的事业有时会由于良好的机遇而变得一帆风顺,但是绝大多数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获得幸福的良方,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
3.1.4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竞就业争实力。
大学生在择业时面对着种种矛盾和困惑,那么即将涉入职场的大学生应作好准备。我归纳如下几点:
1.明确目标: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专业、爱好、特长,多方倾听家长、师长以及朋友的意见等,有目标地选择用人单位,既要考虑多选择几个单位,全面权衡,目标确定后咬定青山不放松。2.掌握技巧:大学生在择业中掌握求职技巧将会事半功倍。求职技巧包括自荐技巧、面试技巧、心态调整技巧等等。自荐材料要根据用人单位特点、全面介绍自身情况,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面试时要调整好心态,对应聘单位有详细的了解,做到形象大方,充满自信,语言清晰,思维清楚,有的放矢。3.心态健康: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拜托受到挫折后的颓废情绪,认真分析失败原因,调整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4.敢于竞争: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的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3.1.5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大特点,对此要科学地对待,不能随便加以否定。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教育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追求物质待遇时,一定要摆脱“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等狭隘观念的束缚,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要使他们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素质,任何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价值的观念和言行都要十分有害好危险,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是个体有限的生命在为人类的进步中化为永恒。
3.2 外在的积极辅助与支持,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3.2.1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难于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经济欠发达的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以及县以下的乡镇企业却急需这些知识型人才,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从实际出发,出台符合学生就业实际的规章办法,如户籍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贯彻措施,以解除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后顾之忧,要给予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的大学生以优厚的待遇并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招聘市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性、学校差异性、性别差异性;用人单位失信等问题。社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建立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为每一个有才华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真正使毕业生找到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其人生价值。
3.2.2高等学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整合、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校园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增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工作。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而且根据其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待,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封闭造车、不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
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3.2.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
我国高校应当切实际的加强就业指导方面的内容。
1.完善分层就业指导课程方案,建立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新生一入学就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不应只是关注他们最后一学期,应贯穿于他们求学期间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和讲授。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观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年级着重政策与心理指导、择业技巧指导以及就业实践指导等。在大学生入校后就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帮助我们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钻研专业的思想,让我们能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年级帮助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是我们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三年级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得学习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了解学校、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自信心。四年级更多侧重于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这样,自始至终的就业指导使每个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学习与就业相联系的完整概念。
2.拓展就业指导的范围,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要根据就业形势,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及时指导、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知名经理等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顾问,通过他们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自信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向大学生发布需要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培训班”,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增强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经验介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必须以专题讲座形式强化,真正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全方位指导。
3.2.4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调查中我们看出有34.04%的毕业生想要依赖父母、亲戚等,这样就给带学生带来很不好的负面影响,所以广大学生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上一定要作促进派,家长要带头克服乡土观念和传统就业观念,引导子女形成“劳动即就业”、“找工作靠自己”的想法,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竞争,同时,帮助子女形成自主自立意识,主动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促使子女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总结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大学生要确定好适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攀比、焦虑、恐惧、依赖心理,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学生毕业生能够尽情学以致用,展其所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范巍,冯颖.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J]. 人才开发, 2003, (06) .
[2] 傅彩云,张学众.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
[3] 项炳池.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6) .
[4] 夏成云,刘海涛,夏爱诚. 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3) .
[5] 章梅珍. 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分析与对策[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5) .
[6] 张豪锋.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J].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9, (04) .
[7] 孙兴洋.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0, (03) .
[8] 刘颖. 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 (04) .
[9] 靳晓英. 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24) .
[10] 孙承毅,孙本杰.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与指导[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 (03) .
[11]王祖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12]杜娟.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观[J].科技创新导报,2009,(02).
[13]周春彦.大学生心理弱点[M]北京出版社,2005.
[1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将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16]将晓荣,李随成.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缓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2).
[17]粟元福.浅谈大学生就业压力释放[J].职业圈,2007,(7).
[18]石亮.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与缓解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致谢
本学位dissertation是在我的导师孙灯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孙灯勇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作为学部领导,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那崇高,朴实、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他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dissertation从选题到完成,无论是选题、文献还是正文的写作,孙老师都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每一步都是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每一次的交谈后,老师都会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每一次上交dissertation初稿后,孙老师都认真审阅并给出修改建议,他为此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此,谨向孙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dissertation撰写的后期,孙老师还主动与我交流,再次给我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我能够很好得完成dissertation。在dissertation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导师的重要性,若不是孙老师给了我深深的教诲,我是不能完成这篇整体水平较好的dissertation。在此,谨向孙老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忠心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四年来教诲过我的所有老师,没有你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我的辅导员李玲玲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一直给予我支持和帮助,感谢她对我的信任与鼓励。感谢孙灯勇老师为我提供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相关的计分和统计方法。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士学位dissertation的。感谢我的家人,在写dissertation的时间里给了我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努力,谢谢你们!还要感谢一直以来和我并肩作战的伙伴,失败时鼓励我,骄傲时叫醒我,沮丧时安慰我,沉沦时鞭策我,没有你们我将没有办法走到今天,真心的谢谢你们!
最后,我还要由衷地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你们给予的宝贵意见我终身受用,我也会不断努力,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能为我身边的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可以回报培养我四年的母校。
再次感谢你们四年来对我的指导与教诲。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附录:大学生择业心理问卷调查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你择业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我们为你绝对保密,不要有任何顾虑。
你的性别:A男生 B女生
你所在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家庭所在地:A城市 B农村
你所在的学校是:A重点本科 B一本 C二本D三本 E专科院校
你的专业属于:A文史类 B经济类 C法政类 D外语类 E理学类 F农学类 G管理类 H 教育类 I工学类 H其它
你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很好,,找工作不难 B比较好,就业压力不是很大 C不太好,就业压力大,形势非常严峻。工作很难找
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你心中渴望的月薪是多少?A.1200一下 B.1200-2000元C.2000-3000元D.3000-50000元E.5000以上F.其它
你最希望到哪类单位工作?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企业D.私营企业E.三资企业F.其它
你选择此种单位的原因:A.薪水较高B.社会地位较高C.工作稳定D.职业社会声望E.专业对口F.职业社会贡献G.工作比较轻松H.其它
你希望选择的工作地区是:A.生源地B.上海等大城市C.内地发达地区D.农村E.其它
选择职业是,对你的影响最大的是:A.家人B.男、女朋友 C.同学 D.老师 E.其它
你认为学校除就业指导课程以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A.职业生涯规划 B.素质拓展 C.职业发展咨询 D.个性发展咨询E.其它
你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A.经验分享 B.互动沟通 C.案例分析 D.专题辅导 E.个别辅导
你对学校的择业指导的关心程度: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可有可无 E.完全没必要
你是否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A.非常明确 B.比较明确 C.不太明确 D.不明确 E.从未考虑过
父母对职业选择的态度:A.充分尊重 B.父母决定 C.给予意见 D.说不清 E.不闻不问
父母希望你从事的职业:A.公务员 B.商业、服务人员 C.个体工商户 D.教师 E.专业技术人员 F.军人 G..其它
你认为择业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A.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表达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 D.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E.其它
你选择职业是与你所学专业的相关性:A.必须相同 B.大致相同 C.专业相关行业 D.完全不同 E.无所谓
你对目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的信心度:A.很高 B.较高 C.一般 D.较低 E.没有
选择职业被拒绝时你的反应:A.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 B.很快调整低落情绪 C.能冷静面对,准备再找 D.认为是积累求职经验的好机会 E.其它
你理想中的职业何时比较明确地形成?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E.尚未形成
你参加的人才招聘会大约几次?A.0次 B.1~3次 C.4~6次 D.7~9次 E.>10次
为了找份工作,你已经奔波了很长时间?A.刚刚开始,才参加了一两个招聘会 B.半个月了,简历没少投,至今还没找到 C.好几个月了,只要有招聘会就去,但工作仍没着落 D.毕业都一年了,至今赋闲在家 E.其它
如果你毕业时找不到工作,你会怎么样?A.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续再找 B.动用社会关系 C.不找了,在家呆着,以后再说 D.放弃工作,准备考研 E.不知道
如果你是今年的大学生,你就业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地域 B.薪酬与福利 C.个人发展机会 D.只要有工作就行 E.其它
找工作,你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可多选)A.参加校内外各种招聘会 B.查阅报纸招聘版、上招聘网站 C.学校老师帮着联系 D.亲戚、朋友托人情 E.其它
你认为自身在择业方面目前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A.学习好,证书多 B.个人能力强 C.社会关系广泛 D.家庭背景好 E.个人气质好、性格好、形象好 F.其它
择业过程中遇到的苦恼:(可多选)A.想去的单位进不去 B.要我的单位不想去 C.平时获得信息太少 D.面试时对问题毫无准备 E.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远规划 F.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 G.其它
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可多选)A.文凭、证书 B.个人品质 C.能力水平 D.外貌风度 E.家庭背景 F.学校知名度
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就业压力?(可多选)A.企业要求过高 B.人才过剩 C.所学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D.缺少社会经验 E.金融危机 F.高校扩招 G.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