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呈现着一派新气象,由以前的教师“一言堂”逐渐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言堂”转变。开放自主的课堂使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提升,有更多展示个性化表达的机会,掌握了丰富的表达方式。但热闹的课堂互动中似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密切相关。
语言表达一般被等同于“口头表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仅限于口头表达,学生的非语言表达方式被忽略了,其中所含的情感也被隐去了。有一些研究者对于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予以了关注。这些研究或是从教育学的层面上高屋建瓴,从体制或文化的层面去呼吁表达的自由、准确、民主,缺少培养表达能力的具体指导;或是教育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缺乏对于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理论诠释。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表现,关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研究的文献不多,其研究论述大多集中于“表达”本身或者表达的具体方面,如口语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一)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不仅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内部智力活动的手段。皮亚杰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现代汉语词典》对“语言”的定义为:“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一般包括它的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 有研究者认为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术语、定义、法则、公式及其推导的语言,它具有简洁性、符号性、展开性、抽象性的特点。[1]也有研究者把数学语言定义为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数学图形以及改进后的自然语言组成的专业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表达形式。[2]数学语言表达是指把思考数学对象、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3]本文认为数学语言表达是利用数学语言形式将数学对象和数学问题表示出来的过程,即用数学语言表示、沟通的过程。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通过数学语言来展示的,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是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数学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感受性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迟缓,因而数学学习困难。数学语言表达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同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基本能力有重要作用,拥有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4]所以,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语言表达,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当学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时,他就要整理想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由于数学是高度抽象的符号系统,因此小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不敢表达。在课堂上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不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有的学生由于关注自身形象,担心答错了可能受老师批评,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因而对当众表达有紧张畏惧感。表达时紧张不安导致张口结舌,断断续续,语不成句。
2.学生不会表达。表达缺乏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连贯性,逻辑性。高虎在《铺就提高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立交桥”》一文中指出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有口难言,词不达意的现象十分普遍,[5]如概念不清,乱造术语,分类混乱,增减条件,自相矛盾,重复罗嗦,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混淆,答题时言不由衷,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学生的不能自由表达。有少数专制型教师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尊严与权威,不容许学生有不同于自己的想法,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陈世联在谈到儿童语言表达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沉默的,即使有机会表达,也较难形成独立的声音,可以了然地看出成人对他们的控制和影响,他们被成人牵着走。 [6]
二、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因素
现代社会要求小学生具有以语文表达能力为基础,包括英语表达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阶段是数学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但是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存在不规范或有困难的现象。综合各方面因素,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去创设情境,启发诱导,部分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要么保持沉默不语,要么声音小得听不清,话未说完就停了下来。发生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课堂的压力使学生害怕开口,害怕表现自己。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课堂控制、过高的说话要求等,都会让学生害怕说话,甚至厌恶说话。其二,家庭的压力使学生没有自主的说话意愿。尤其是在缺乏民主的家庭,孩子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招来家长的责备,于是孩子越来越沉默,表达陷入困境。其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更不敢主动与大家交流,习惯性放弃说话机会,使得表达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若长此以往,这部分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将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局外人”。#p#分页标题#e#
(二)贫乏的数学语言
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进”,也就没有“出”;没有积累,也就没有表达。有些学生不是不敢表达,而是不会表达,自身数学知识的匮乏使其有口难言。数学是一种语言,有着它专门的语法和词汇,必须深刻理解其含义才能熟练掌握与应用。忽视数学的阅读和表达,会造成词汇贫乏,概念不清,乱造术语,分类混乱。数学语言的贫乏,将导致学生理解不准确或理解错误、书写不正确,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对题目的感性认识上,不能对题目更深层地理解,学生就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教师的效率主义取向
尽管新课改实行了好些年,有的教师教学理念仍然陈旧、教学方法依旧落后,采取教师“独白”的教学方式,满堂灌、一言堂,即使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过是由原来的教师灌变成人机共灌,没能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解放师生课堂的作用,由教师一家之言掌控的课堂让学生失去思考与表达的机会。新课改实施后,教师们增加了课堂交流的环节和内容,但有些交流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起到表达交流、碰撞思维的作用。有的教师几乎整堂课采用“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封闭式提问方式,学生机械地回答“对”、“是”、“好”,课堂无效对话泛滥;也有的教师因为担心学生表达会偏离自己的教学预期从而影响教学的进度,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请少数几位回答正确率高的同学回答问题,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的充分思维和课堂表达权利;也有的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能包容个性的多样发展,用所谓的正确答案来“规范”学生的表达,面对教师的强势,学生最终只能选择沉默。
(四)教师的不良示范
在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而数学语言有别于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有准确性、简洁性、科学性、逻辑性。概念中的每个字、词不能删不能加,也不能任意调换。数学语言中的附加成分是为了表达严谨科学和推理的逻辑性,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教师准确的数学用语以及规范的板书对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细节,板书不规范,口头表述不完整不科学,如在解问题解决类型题时,教师应该给出良好的示范把答句写完整,但有的教师简写为“答:……”,这是表述不完整;又比如在描述三角形时说“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教师在这里对数学名词的描述不严谨,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受教师的影响,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严谨的学习习惯。#p#分页标题#e#
(五)数学语言环境的不足
语言表达是一种教师、学生人际沟通的常见形式。它既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也延伸于课堂教学之外。数学课堂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激发其兴趣、发展其智慧、展现其个性的舞台,是师生碰撞思想、激发创新、凝聚智慧的平台。但在一些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失调:个性压抑、自主性失落、教学创造力丧失。课堂之外的数学语言表达是课堂表达的补充,应该有丰富多样的形式,但事实上主要的形式只有essay和考试。数学语言更多的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平时较少有数学语言的交流,课堂内外没有形成一种互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