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论文,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的相关研究之后,基于模糊德尔菲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的将Fermatean模糊集和PROMETHEE方法扩展到TODIM方法中,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大连市某次因进口冷链物流引发的COVID-19为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蛋、奶、海鲜、水果和蔬菜等冷链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以我国目前的农业条件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量大和多样性的需求,进口冷链可以有效缓和我国固有的农业条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冷链食品进口额逐年上涨,见图1.1。但自2020年初开始,受COVID-19的影响,多地在冷链食品表面检测到SARS-COV-2,一时间尚显时髦的进口冷链食品被带上了“传染病毒”的帽子。
截至2023年3月底,全球COVID-19确诊病例数超过4.46亿,死亡人数超过600万,如图1.2所示。尽管我国在疫情初期就控制住了COVID-19的传播,但零星疫情时有发生,并且多地爆发的COVID-19中,存在零号患者来自疫情期间海港的装卸工人、码头工人、司机和冷库工人[1]。例如,2020年9月,青岛港人员例行核酸检查中,发现两名零号患者为港口装卸工,随后从进口冷冻鳕鱼包装中分离出活SARS-CoV-2,同时研究人员检测到冷冻鳕鱼包装样本中测序获得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与这两名装卸工人的病毒高度同源[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路径和防范对策上,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从COVID-19背景下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 -2研究现状、冷链物流风险研究现状和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现状这三个视角进行综述,以期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1.2.1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 -2研究现状
在COVID-19爆发初期,受污染的冷链食品和包装在SARS-CoV -2传播中的作用存在争议[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SARS-CoV-2需要动物或人类作为宿主才能繁殖,被污染的冷链食品和包装传播SARS-CoV-2的可能性非常低[6]。但2020年7月,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为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 V-2这一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7],北京市疾控中心发现,进口冷冻鲑鱼中的SARS-CoV-2与市场上人类病例中的毒株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此次疫情的源头很可能是受污染的进口鲑鱼[8]。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可以在冷藏(4°C)和冷冻条件下(-10°C到-80°C)保持高度稳定[5],具有随跨国物流远距离传播的潜力,常见的冷链食品运输温度符合SARS-CoV-2保持稳定的条件,见表1.1。我国青岛、喀什、天津、上海、大连等地相继爆发了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的零星疫情[9],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研究人员在青岛进口冷链包装阳性样本中分离出SARS-Co V-2,进一步证实了SARS-CoV-2可以通过冷链物流传播到世界各地。基于此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从业人员具有感染SARS-CoV-2的重大风险,很可能因接触受污染的食品或包装而感染[10]。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 V-2概述
2.1.1 冷链物流的定义与特点
(1)冷链物流的定义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通常是指冷藏或者冷冻类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持在合适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温度是冷链中决定产品保质期和最终质量安全的最关键因素。 冷链物流的使用对象包括各种生鲜易腐食品,比如各类禽蛋鲜肉、生鲜水产、瓜果蔬菜、花卉产品以及其他初级农产品;也包括冷冻食品、肉禽水产及其他包装熟食;冰淇淋、乳制品、巧克力、快餐配料以及其他加工食品;此外也包括一些利用冷链进行运输的自制食品等[77]。
(2)冷链物流的特点
冷链物流中的货物具有易腐性,为了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有必要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冷链物流与常温物流之间有显著差异,只有了解和满足冷链物流的特点和条件,才能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冷链物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①冷链物流温度控制要求高
冷链物流运输的货物具有易腐性,耐藏性较低,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常温运输货物。不同冷链产品的运输温度也不同,运输温度不当,会导致货物的活性、状态和新鲜度发生变化,导致货损。
②冷链物流设备购置成本高
冷链物流产品具有易腐性,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必须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必须为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配备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设备和运输工具,如冷藏库、冷藏车、制冷设备、监控设备和零售冰箱等。
2.2 模糊相关理论
2.2.1 模糊理论的基本概述
模糊集理论是Zadeh教授在1965年首次提出来的[48],是对古典集合理论的拓展。同其他科学一样,模糊集理论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于一些模糊的概念,经典数学难以表达客观事物“亦此亦彼”的状态,从而推动了模糊数学的发展。
模糊性一般指生活中客观事物的不分明性,模糊数学是将模糊现象用数学清楚的表达出来,比如“年轻”和“不年轻”是不能用某个精确的边界来区分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能用简单的二值逻辑解决,还需要识别一些相对模糊的现象。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复杂的情况进行语义评价时,模糊数学更具有优势。因此学者逐渐运用模糊集的概念解决决策问题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突破了只能用0和1表达的局限,扩展到采用0到1之间的任何数值表示模糊集合中的各元素。随着1974年模糊集理论在锅炉和蒸汽机控制中的成功应用,模糊集理论迅速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与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2.3 Fermatean模糊集
为了更充分利用专家决策信息,Senapti和Yager(2020)[83]于2019年对毕达哥拉斯模糊集进行拓展,提出Fermatean模糊集,允许其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的平方之和大于1,立方和小于1。与直觉模糊集和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相比Fermatean模糊集包含更大范围的评价信息,扩大了描述不确定性信息的范围,见图2.2。
第三章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识别 ......................... 25
3.1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因素分析 ........................ 25
3.1.1 影响SARS-CoV-2在冷链物流中传播的因素 ....................... 25
3.1.2 进口冷链物流各环节传播SARS-CoV-2风险因素分析 ...... 27
第四章 基于Fermatean模糊集TODIM-PROMETHEE方法的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评估 .............. 37
4.1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评估步骤 ........................ 37
4.2 基于Fermatean模糊集构建综合评价矩阵 ................................. 39
4.3 基于GT-BWM-ITARA确定评价准则综合权重 ......................... 40
第五章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评估案例分析—以大连市某次疫情为例 ......................... 44
5.1 大连市进口冷链物流引发疫情传播概况 ......................... 44
5.2 大连市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评估 .................... 45
第五章 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评估案例分析—以大连市某次疫情为例
5.1 大连市进口冷链物流引发疫情传播概况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部,依山傍海,因港而兴以海闻名,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位于西北太平洋中枢的大连港,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转运南亚、北美、欧洲等地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承载着东北亚经济区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功能。
大连港自2012年开始布局冷链产业,于2016年成为我国首个能够为国际中转冷藏货物提供原厂地证明和卫生证书的口岸。据大连发布的公开资料,大连是全国最大的冷链水产品进口口岸,全国近三分之二的进口冷链货物通过大连港入境。同时,大连港港口冷库库容量居全国第一,承担全国近30%的冷链货物存储,库容量达40.5吨。大连市目前拥有冷链加工类企业1300余家、冷冻类企业300余家、公共冷库储存能力约310万吨、冷链运输资质车辆5800余辆、从事进口冷链相关行业人员60余万人。
但是自2020年初开始,大连市接连发生了多起疫情传播事件,其中有3起事件与“进口冷链”密切相关,见表5.1。首次与进口冷链相关的疫情爆发于2020年7月份,大连市连续92天无本地传播事件后,爆发了与进口冷链食品加工车间有关的疫情,零号患者为凯洋海鲜公司员工。通过个案流调和大数据比对,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此次大连疫情与我国同时期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型不同。此外,在凯洋海鲜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的多份样本中检测出SARS-CoV-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的相关研究之后,基于模糊德尔菲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的将Fermatean模糊集和PROMETHEE方法扩展到TODIM方法中,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大连市某次因进口冷链物流引发的COVID-19为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归纳如下:
(1)构建了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 -2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归纳国内外最新关于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的相关文献,从进口冷链物流接收、储存、运输和销售四个环节总结归纳风险因素后,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构建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的评价指标体系。此过程解决了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比较,确保了风险因素筛选的合理性,为防范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 -2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建立基于Fermatean模糊集的TODIM-PROMETHEE评估模型。运用Fermatean模糊集收集专家的语义评价,最大限度利用专家的评价信息。引入PROMETHEE对TODIM方法进行拓展,解决传统的TODIM方法存在的补偿性问题。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由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风险评价准则的权重,避免了单一赋权法的片面性。
(3)基于建立的进口冷链物流风险评估模型,对大连市某次因进口冷链物流造成的COVID-19的传播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及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进口冷链物流传播SARS-CoV-2风险沿接收、储存、运输和销售四个环节递减,各物流环节人员安全防护不当、食品消毒不当、人员核酸检测频率低、食品抽检数量小是导致SARS-CoV -2在进口冷链物流中传播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进口冷链物流各环节和整体传播SARS-CoV-2风险提出防范对策与建议,也为今后类似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全球爆发下防范进口冷链物流传播疫情风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