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研究基于情绪理论构建了“认知-情绪-行为”这一框架,探究初创企业者的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考察了创业激情这一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上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创业教育对中介的调节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创业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落实六稳六保,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与内容(张玉利和宋正刚,2015)。2022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强调: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众智、汇众力发展市场主体,壮大经济新动能。
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青年群体参与其中(方卓和张秀娥,2016),2021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何淑贞和龚英翔,2022),即使国家鼓励青年进行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和创业补贴,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创业率仍然很低。青年是新创企业的重要人群,是创业的主力军,根据工商局的统计和大学升学就业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仅仅只有6.74%。当下中国青年受到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考虑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复杂,更多地选择考公、考研或者寻找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投身创业。相关创业政策虽频繁发布,加之现在中国青年相比之前大多出生在宽容支持的良好家庭氛围下,但却没有产生创业的实际行为发生,个体如果没有产生实际意义上的创业行为,则再好的创业政策和环境支持也无法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积极影响(何淑贞和龚英翔,2022)。
个体的创业行为不尽相同,为什么有个体会在宽容的社会支持条件下进行有实际意义的创业行为而有的个体却“无动于衷”?可知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是有差异的,研究感知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创业行为的影响会通过什么因素作用就比较重要。创业激情能够驱动创业活动的开展,激情给创业活动搭建了后备支撑从而推动创业活动(谢雅萍等,2016)。在成功的创业企业家背后都能找到他们的激情所在,现有文献已经表明创业激情对创业有很多的积极效果,比如提升创业自我效能、增加创业努力、对创业的坚持有积极影响(马翠萍等,2017)。结合现实,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进行创业的行为呢?创业激情会不会在解释这一问题中提供新视角。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丰富了情绪理论在创业前期选择当中的应用。由于个体生活在复杂交织的社会环境下,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个体的情绪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即使要选择创业,个体也会根据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来有效地采取行动,而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在创业前期活动当中运用比较少,因此本文将创业激情引入到感知社会支持和创业行为之间,从情绪的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
拓展了创业激情在创业前期选择当中的应用。创业激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激情对创业绩效的研究,主要基于“情绪-行为-绩效”这一基本框架,而对个体创业前期的创业准备行为研究比较少,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有差异,创业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从创业激情间接产生的。研究根据创业的不同阶段,研究创业的创建企业阶段和发展企业阶段,因此拓展了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激情的研究。
探讨了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激情影响的边界条件。将创业教育视为可以为个体创业赋能的客观情境,考察了不同水平的创业教育下,创业者的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激情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水平下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情感中介作用发挥的影响。认为创业教育较高的个体可以将感知社会支持更多地转化为创业激情作用于创业行为。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感知社会支持
2.1.1感知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最早被引用到精神病学领域中,现如今已经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领域广泛应用,对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从来源不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代表个体或群体得到的实际支持,即这种支持可以用物质来衡量,是个体或群体在遇到困难或者身处复杂的压力环境下所得到的周围人的实际帮助;例如个体阐述自己被他人支持的频率(Dour et al., 2014)、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个体提供资源支持、信息支持、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Caplan, 1976)。社会支持是个体之间相互产生的,是资源互换的一种表现形式(Hupcey, 1998)。二是从主观角度领悟到周围环境给予的支持程度,感知本质上是个体通过感官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认知和评价的过程,而主观角度的社会支持本质是一种感知的结果,是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预期和给予帮助的程度性进行评估的主观想法,这不是代表客观具体给到的支持,而是基于个体主观的预期评价过程(Kaul and Lake, 2003)。例如,社会支持是能够让个体相信自己被网络成员中其他人关心以及被人所尊敬的一种感知的信息(Cobb, 1976)。
创业过程是复杂的、高度不确定的,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Starr and Macmillan, 1990)。创业是一项受到社会环境和客观因素极大影响的活动,创业前期是个体心理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时期,此时需要创业资源的支持、政府政策的支持、家庭成员在心理上给与的支持等,因此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支持被引入到创业领域内。整体上来说,在创业领域内对社会支持的理解主要是从社会网络视角阐述的,这个角度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换的过程,可以看成一种社会互动,即资源的互换,社会支持程度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社会支持就是来自社会网络中的帮助(林顺利和孟亚男,2010;House, 1981)。
2.2创业激情
2.2.1创业激情的内涵
从创业者个体角度来看,有四个角度的研究结果:(1)特质视角将创业激情视为创业者稳定的个性特征,例如Baum and Lock(2004)探索了创业者个体特质、情境特定动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个体特征当中包括了创业者的激情,但结果表明激情不会影响创业成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创业激情的测量不能准确描述创业领域当中的激情,Baum等的特质视角意味着激情是某些创业者与生俱来的,在后天环境下不可培养,这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个体的情感会受到当下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复杂的影响,以该理论为基础的后续研究成果也较少(张剑等,2017)。(2)认知视角的创业激情研究认为由于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认同才产生了创业激情,例如Chen等(2009)探索了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创业者陈述商业计划书时表现出来的创业激情的影响,认为风险投资者对创业者的激情认知和准备认知是其决策的重要因素。(3)动机视角认为创业激情包含了创业者会选择创业的一些动机,进一步激发创业者采取创业行为,例如Vallerand等(2003)认为激情可以激发人的动机提高幸福感,但是也会产生消极情绪让人固执地坚持某一件事,区分了和谐的激情和被迫的激情,前者是指将创业自主内化为自我身份的一部分并且与其他活动无冲突,后者是指将创业受控内化自我身份的一部分并且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有冲突。(4)情绪视角的创业激情应用比较广泛,创业激情是创业者创业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积极情绪和身份认同(Cardon et al., 2009),此视角下将创业激情的研究从静态推进到动态阶段,解释了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和创业后期的创业激情表现有差异的原因。但是Cardon的研究注重成熟的企业家,却忽视了普通创业者(如开小店铺的老板、网店经营者、等个体户)和潜在创业者。同时Cardon等(2013)随后开发出创业激情的测量量表,大量学者对其进行验证和适用,发现创业激情能很好地预测创业绩效。截至现在学界内对创业激情的实证研究大都采用Cardon(2013)的创业激情量表和Vallerand(2003)从动机视角划分的激情量表。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 22
3.1 研究模型 ...................................... 22
3.2 研究假设 ................................... 22
第四章 问卷设计及预调研 ................................ 29
4.1 调查问卷选取 ................................................ 29
4.1.1 问卷设计思路 ...................................... 29
4.1.2 问卷量表设计 .............................. 29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 36
5.1 样本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36
5.1.1 样本整体分析 .................................... 36
5.1.2 相关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37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5.1样本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5.1.1样本整体分析
样本选取正在创业的小微企业的创业主,虽然小微企业的创业模式新价值的创造比较少,但是这种创业模式对个人的改变较大,小微企业作为市场零散且数量又多的主体,对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根据国家文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将青年界定为14-35周岁群体。表5.1展示了有效回收的样本基本情况。有效回收的样本特征如表所示:男性为169人,女性为139人,性别差异不大,年龄在20~35周岁的青年人群体占比80%以上,样本具有青年创业群体的代表性,本科学历人数最多,为50%,研究生学历参与调研人数较少。样本人群所学专业和创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其中,理工类专业人数最多、其他类专业人数最少、零售行业创业人数最多、其他类创业人数最少;样本中有40%之前有过创业经历,接近60%的样本人群在此次创业活动之前没有过创业经历;样本家庭所在地农村人口占比为44.5%、城镇人口比例为55.5%,比例差别不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研究结论
研究基于情绪理论构建了“认知-情绪-行为”这一框架,探究初创企业者的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考察了创业激情这一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上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创业教育对中介的调节作用。数据结果支持研究假设,从创业者的角度探讨产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潜在创业者的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感知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业行为。这支持了假设1。这与胡晋(2017)研究的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行为存在交互作用的结论是一致的,都能得出感知社会支持对创业行为有显著影响。感知社会支持是个体对周围人群对自己提供帮助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周围群体支持的信念,依据情绪理论,某个刺激或者现象会让个体产生信念和认知,随之产生情绪和行为。感知社会支持作为主观评价会指导个体形成独特行为。创业是一项高度依赖外部资源的高风险活动,而处于创业前期的创业者正是因为感受到自己潜在获得的支持,可以降低未来创业过程的障碍预期,即使潜在风险高,也会因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而信心倍增,可以着手去做可控风险范围内的事情;感知社会支持能够激发创业者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创业难题,从而对创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感知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业激情。这支持了假设2a和假设2b。这与张秀娥和李梦莹(2019)关于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创业激情的研究结论一致。对于创业者来说,感知到社会支持这一刺激会使他们对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产生积极的评价,进而带来积极情感,创业激情就此产生。具体来说,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会承担“创建者的角色”、“发展者的角色”,这两种角色分别对应两种创业激情,有较强的创建新企业的目标意愿,感知社会支持首先会激发他们在面对创建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能够感受到未来得到的帮助,能够积极地应对障碍,并主动学习创业新知识迎接创建企业的前期挑战,更好地适应创建期间的资源匮乏的环境。其次感知到社会支持能够帮助创业者坚定发展企业壮大的激情,这可能是由于发展企业需要掌握市场各种信息资源、有足够支持的发展企业资金、有充足的创业知识和经验应对发展企业的困难,这些都会通过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让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并且得以应用于创业活动中,因此感知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发展激情。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