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笔者认为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现阶段,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整体仍偏低,故需要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主要从完善界定标准、加强信息披露和创新激励措施三方面展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截至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等问题日渐突出,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基于此,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行动先导,它要求我们的任何经济活动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框架内进行,同时,我国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向绿色发展加速转型的趋势。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支撑,切实引导投资和消费,为经济转型的过程吸引和提供资金,从而能激发其内在潜力,增加其内生动力,因此旨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获得快速发展,助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也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传统的制造业,绿色金融可通过资金引流的方式,促使他们通过自我技术革新实现绿色的转型,从而促进整体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兴产业,绿色金融也会因资金激励、政策导向等途径使其探索技术创新模式,发展可持续产业,促进绿色发展。
那么,绿色金融到底能否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技术创新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层面的学术探索,对于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绿色金融测度相关研究
1907年和192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便在1970年前后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进行绿色金融的相关实践在1974年,当时德国首创性地设立了第一家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性银行。从此以后,绿色金融逐渐被专家、学者或机构广泛接受。
由于绿色金融的出现时间较晚,所涉及的含义和内容也比较广泛,所以国内外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测度方法或标准。不过,随着各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测度方式和角度正逐渐丰富。Penny和Philip(2001)[1]为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从可能会对银行绿色服务渠道产生潜在生态影响的方面,建立了相应指标体系,用来对银行营运中三种银行渠道的绿色绩效水平进行相关评价。Jeuchen(2001)[2]对全球范围内34家知名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进行了调查了解,根据其现状提出了银行业绿色金融服务存在的四个可能性阶段理论:阻力、回避、积极、可持续,并将这些银行所属地区划分为亚太、北美、欧洲三大块,分别计量分析三个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第一的是欧洲地区银行,其次是北美地区,最弱的是亚太地区。Li W&Hu M(2014)[3]选取了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中与环境相关的部分指标,来测度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评估其产生的环境效应。
国内学者方面,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在不断完善。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单一性指标,如黄建欢(2014)[4]根据银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会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这一现实情况,用银行贷款额中的污染治理额占比这一数据来测度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刘霞(2019)[5]选取的衡量指标的绿色信贷比率,并通过实证分析从客观角度测度绿色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刘莎(2020)[6]选取的角度是绿色上市企业,她将绿色上市企业投融资的资金量和变动趋势作为绿色金融水平的测度指标;此外,刘华珂(2021)[7]从高耗能产业产生的利息入手,将剔除六大高耗能工业后其他产业的利息所占比重作为指标衡量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第2章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2.1基本概念
2.1.1绿色金融
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国际性组织以及有关的政府机构都对绿色金融做出了概括的定义,但是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国外学者方面,Salazar(1998)[55]主张绿色金融的侧重点是环境保护,通过在金融发展和环境变化间搭建一座桥梁的方式,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Cowan(1999)[56]则提出绿色金融是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在对金融学和绿色经济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提供解决可持续发展中资金问题的方法。Labatt和White(2002)[57]认为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了积极应对并降低环境可能面临的风险,研究金融市场并运用金融工具而产生的一系列金融活动。Soppe(2009)[58]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旨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而衍生出的经济工具。
国内学者方面,高建良(1998)[59]认为绿色金融是金融相关部门在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通过特定的金融业务运作,对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对协调,从而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作战略。方灏和马中(2010)[60]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新类型的金融模式,它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工具和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环境管理能力,并将环境风险进行转移,不断促进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王瑶(2013)[61]认为绿色金融在实质上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其旨在采取一系列金融方法或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问题,以达到生态多样化和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俞岚(2016)[62]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运用金融创新衍生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增长的金融活动。
2.2理论基础
2.2.1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又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效应,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它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如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把它界定为“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群体施加不可补偿的成本或提供不需要补偿的福利的行为”,兰德尔把它界定为“决策者不考虑某项行动的某些利益或成本时所产生的效率低下现象”。但其本质相同,即外部性是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对另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产生的不能用市场价格来交易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外部性,即对另一经济行为主体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是负外部性,即对另一经济行为主体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存在外部性,绿色金融能通过资金调控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增加对社会和环境的正外部性影响,同时减少其负外部性影响。
(1)庇古税
为了通过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保护环境,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ArthurCecil Pigou,1877-1959)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对庇古税进行了解释阐述,即采用对污染企业征税的方式,将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内化。通过实验,庇古发现在一个竞争完全的市场中存在一个最优税率,使私人的成本与社会的成本相等,私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相等,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福利,当前尝试实施庇古税的国家日益增多,因为庇古税能增加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使得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规范行为,减少污染排放,同时提高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率、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快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只不过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所谓完全竞争的市场,所以最优税率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指导。
第3章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现状分析.................24
3.1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24
3.1.1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阶段...............................24
3.1.2中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25
第4章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水平测度...........................32
4.1测度方法.......................32
4.2绿色金融水平测度............................33
第5章技术创新视角下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44
5.1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44
5.1.1变量说明..............................44
5.1.2描述性统计.......................................46
第5章技术创新视角下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5.1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1.1变量说明
5.1.1.1被解释变量
绿色发展水平(lsfzsp)。由前文分析可知绿色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构建与之相关的指标评价体系测算得到,因此,本文根据自行构建的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综合指数,以此代表各地区各年份的绿色发展水平。
5.1.1.2解释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绿色金融(lsjr)。同样,由前文分析可知绿色金融水平可以通过构建与之相关的指标评价体系测算得到,因此,本文根据自行构建的绿色金融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综合指数,以此代表各地区各年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中介变量:技术创新(rd)。现有研究对技术创新的度量主要以专利申请或获得数、R&D经费支出或人员全时当量等来表示,如曾刚、胡森林(2021)[81]和林木西、肖宇博(2022)[82],本文选取R&D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值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
第6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技术创新视角下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理论部分,本文分别对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的作用机制展开了相关分析,探究了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了绿色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间接作用机制。在实证部分,首先采用熵值法分别对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分别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具体考察了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全国整体角度看,2005-2020年绿色金融水平从0.1630增长至0.2439,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分地区角度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递减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发展最快,以60.58%的增长速度从0.1682增长至0.2701;中部地区次之,以51.93%的增长速度从0.1504增长至0.2285;西部地区发展最慢,以33.04%的增长速度从0.1686增长至0.2243。说明东部地区近年来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强劲,并拉动了全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此外,从具体各省市看,各年份绿色金融的最高水平均远高于最低水平,说明各地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2)全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全国整体角度看,2005-2020年绿色发展水平从0.2042增长至0.5443,总体呈现逐年高速增长趋势。从分地区角度看,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均值呈东-中-西递减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均值最高,为0.4377;中部地区次之,为0.3441;西部地区最低,为0.3431。发展速度方面,中部最快,以194%的增长速度从0.1708增长至0.5031;西部次之,以178%的增长速度从0.1770增长至0.4926;东部最慢,以146%的增长速度从0.2495增长至0.6139。说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逐渐意识到,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破坏,绿色发展理念正显著加强,绿色发展举措正强力推进。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