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为研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包含农业中小企业状况、核心企业状况、融资模式特征、供应链运营状况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而农业中小企业是第一产业经济的主要动力源泉,促进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对推进三产融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受到各方因素的制约:一是农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抵押和质押物;二是农业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存在“急、少、频、快”的特点,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单笔贷款的成本较高;三是由于农产品生长周期比较固定,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投资回报存在一定风险;四是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因为农业中小企业的特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其贷款时会存在多重考量,使得农业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随着供应链金融概念的提出,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增加了一条新途径。在我国,虽然供应链金融引入农业产业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是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商业银行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供应链链条内的企业融资,核心企业可为农业中小企业增信,降低了银行和农业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贷款更有保障,解决了农业中资金供求不平衡等问题,所以供应链金融可满足农业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也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新收益来源,实现了多方共赢。但因为农业中小企业存在基础薄弱、财务状况不佳、缺失抵押品等问题,供应链链条中的信用风险也随之而来。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研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致力于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一方面,基于新三板2015—2021年农业中小企业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影响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各重要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
另一方面,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为防范化解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提供可参考思路,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和农业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提供可参考建议。
1.2.2研究意义
供应链链条中涉及农业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商业银行等诸多主体,容易造成信用风险叠加,因此探究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评估、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提高农业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在获得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后,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性和流动性下更加准确地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所以研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方面,丰富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由于前人对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防范是农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对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探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另一方面,探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将Logistic-ISM模型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衡量,探求信用风险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从而为评估、管理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作铺垫。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为实力不足、缺乏质押物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许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可度最高的一种定义是:在各产业链条中,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也有处于弱势、信贷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为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实现整个链条安全、稳健的运行,在整个供应链链条内,寻找强大的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做担保,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内部的真实贸易情况,为所有供应链上的弱势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并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融资模式。在传统融资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只考察融资企业资质,如考察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条件,为企业融资。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仅考察农业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也考察供应链链条上各企业状况以及企业间的协同关系,并且看重链条中各企业的贸易往来情况。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一是整体授信,贷款自偿。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授信主体不同,传统融资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只对融资企业进行考察和授信,而供应链金融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整条供应链链条作为授信主体,考察整条供应链链条,通过对链条上的贸易往来、核心企业信用状况、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融资企业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之后发放贷款。这种授信模式降低了规模较小、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中小企业可依靠真实的交易情况获得融资。贷款偿还主要依靠同笔交易产生的利润,该笔交易的未来现金流就是贷款的直接还款来源,这体现了中小企业还款的自偿性。
二是资金运作,封闭管理。供应链金融融资放款是基于真实的贸易交易,贷款资金也仅限于在该笔交易中使用,从贷款流程和贷款用途来看,贷款运作实行封闭管理。在贷前,融资企业凭借与核心企业的贸易情况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审核交易的真实性;在贷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打入专门的账户,监督企业实现专款专用,不可用于企业的其他事项。如果贷款中涉及实物质押,要对质押物实行全程监督;在贷后,企业因完成该笔交易产生的资金收入就是直接还款来源。在贷款资金运作的全流程中,资金闭环管理,专款专用,全程监督,实现资金循环有序的封闭管理。
2.2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参与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掌握信息的丰富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获益水平,掌握比较丰富的信息的人员,往往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中,要贷款的企业往往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了解自身的情况,掌握更多有用信息;但金融机构只能通过企业提交的与申请贷款相关的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但提交的报表的准确性无法保障,所以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无法精确评估。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容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是逆向选择,发生在放贷前,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等,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给风险最大的企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风险较低的借款者被风险较大的挤出金融市场。二是道德风险,发生在放贷后,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金融机构不能观察企业的行动或当观察(监督)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的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经济活动中,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信息不对称状况,农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有真实的贸易往来,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核心企业的推荐就可以找到有贷款能力的中小企业,对其进行授信放款。而且,此过程中,银行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调查,这有力地降低了银行的搜寻成本和农业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首先,供应链金融下的贷款只能用于指定的用途,防止了农业中小企业将贷款用作他途;其次,贷款偿还主要依靠该笔贸易产生的未来现金流,这规定了农业中小企业的还款来源,使还款更有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依靠供应链链条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等监管农业中小企业运营和生产,减少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防止农业中小企业故意违约,确保农业中小企业按照合约进行生产和还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质押物情况,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农业中小企业信息,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农业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减少了各方承担的风险。
3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现状分析...................................21
3.1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情况..........................................21
3.2供应链金融对农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情况..................................21
4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30
4.1指标体系构建......................................30
4.1.1指标体系选取原则...................................30
4.1.2指标体系的构建.........................................30
5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48
5.1模型构建......................................48
5.2 Logistic模型的结果估计................................48
5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1模型构建
(1)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用来研究二元变量所受到的自变量的影响,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Logistic模型对自变量类型要求不严格,可应用于连续型数据和非连续型数据;二是Logistic模型前提条件的假设较为宽松,且便于操作简便,所以本文选用Logistic模型来探究影响因素,将“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是否存在信用风险”作为模型的因变量。
(2)ISM解释结构模型
ISM解释结构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可用于处理较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的结构问题,其主要原理是借助相关工具对影响系统的众多因素进行处理,使因素间的关系更具条理化,探究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和逻辑关系,构建多级结构模型。因此本文在借助Logistic模型得出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后,运用此模型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和层级划分,得出更为直观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具体形式参考孙世民等(2012)的研究。
6结论与对策建议
6.1结论
本文为研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包含农业中小企业状况、核心企业状况、融资模式特征、供应链运营状况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结论:
(1)本文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得到综合得分最高的指标依次是速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核心企业信用状况和合作时间,分别隶属农业中小企业状况、融资模式特征、核心企业状况、供应链运营状况,所以本文所选取的影响因素能较为全面且准确地反映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水平。
(2)运用公式得出各年度各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得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从横向对比来看,农业中小企业各方面能力越突出、供应链链条越稳定、核心企业实力越强劲,则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便越高,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便越低。从纵向对比来看,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随年份增加有不同的波动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类:一是排名波动较小,二是排名波动较大但仍处于同一区间,三是排名波动较大以至于突破区间,但突破方向不明确,四是排名波动较大,但一路呈现整体向好的趋势,五是排名波动较大,但一路呈现下滑趋势,可见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发展趋势有一定规律。
(3)运用Logistic-ISM模型探究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并对因素进行层级划分,可得出员工总数、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为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表层影响因素,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中层影响因素,速动比率为深层影响因素,表、中、深层因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影响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发生。可见,对供应链金融下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多为农业中小企业内在因素,因此农业中小企业状况是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