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对象Z企业是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大中型电器制造企业,为了适应企业的高速发展,Z企业组织实施了采购付款业务流程整改与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采购部门会按照业务部门的需要采购各类生产经营用物料,采购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采购活动的开展,伴随着企业负债的形成和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付款业务,因而,采购业务也被称为采购和付款业务,采购和付款是不可分割的业务流程。
我国《内部会计准则--基本规范》指出:各单位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业务的部门和岗位,加强对审批、采购、定价、验收、结算等环节的控制,完善采购业务相关制度,弥补采购环节短板,降低采购风险。
采购业务作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不仅是企业进行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的前提,是企业“实物流”的关键构成,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对销售价格有较大影响,与企业的“资金流”息息相关,直接决定着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因而,这一业务活动从产生以来就倍受关注。
采购物料的质量、价格、供应商的管理、合同的签署、物资的配送和验收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虽然采购业务的流程不是很复杂,但潜藏着的风险不少,特别是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健全采购业务内控制度,强化预算、请购、合同签署、验收、结算等环节的内控程序,对于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加强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是为严格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程序,预防采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削减企业采购成本。同样,降低采购成本也是大中型制造企业Z企业开展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采购业务作为制造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对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采购的价格、采购的质量和采购的效率直接影响Z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利润水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开展《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建立在内部控制理论和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Z制造企业具体的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程序、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缺陷进行剖析,明确Z企业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建议,探寻一条既符合内部控制发展规律、又符合Z企业实际的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发展途径,为促进Z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建议。
1.2.1 研究意义
本文在Z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对Z企业采购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程序和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实地调研、访谈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Z企业采购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Z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同时,发现Z企业在使用采购管理信息平台过程中存在的企业环境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内部监督落实不到位、采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缺失等问题。聚焦Z企业采购业务实施过程中已经发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能够帮助Z企业更好地完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建设,也能给电器制造业的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20世纪 90 年代,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经过了长期的研究,颁发了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在这份融汇了众多专家思想精华的研究报告中,该委员会最终定义内部控制为“在提高经营效果、增强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思路引领下,企业内部主要管理层所进行的一项具体的企业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国家开始对内部控制展开了深入而又专业的研究,该报告发布 3 年后,加拿大的 COCO委员会也发布了一个版本的控制报告,进一步定义了内部控制,认为其是企业要素的集合。所谓企业要素,内涵众多,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所需要消耗和花费的一切要素。进入21世纪后,由于市场形式和企业自身发展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COSO委员会在20世纪90 年代初期发布的那版有关内部控制研究报告的基础之上,对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行深入拓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探讨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并且在探讨之后,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
Kopp(2005)从企业个体角度出发,聚焦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内控实施的关系,在经过了具体的实践研究观察后,他得出结论:由于企业之间有自身的特点,因而要想发挥内控作用,需要结合组织结构自身的特点来贴身打造企业个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Sutton(2006)从制度执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他认为,企业建立内控理论制度体系后还应当重视该制度的执行,在他的研究中,内控制度的执行主体有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但更需要依赖广大基层员工的参与。Jacqueline(2008)结合当时萨班斯法案颁布背景,重点分析了存在于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内控制度本身的不足和内控执行的不足,最终提出的对策是企业需要披露准确的信息来使得外界积极参与,通过外界监督协助内控实施。Annukka(2014)通过构建方程和有效性因子运算的方式,分析了主要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子,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企业的内控应当紧随竞争战略。
2.2 相关理论界定
2.2.1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保护公司经济资源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活动。COSO委员会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提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企业为了保证财务数据和经营成果真实性与可靠性,并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在该组织发布的报告中还指出,内部控制在操作、信息和规范方面有三大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经营活动的结果、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和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参考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编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定义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在COSO规定的三大目标的基础上,规范还指出,内部控制还应确保内部资产安全,帮助达成企业发展战略。
2.2.2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控制要素是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的必要元素,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和规范。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标准,实际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贯彻应涵盖五个基本元素: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余要素的先行条件,是公司内部一个相对较大的概念。深入分析内部环境的构成,可将其分为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理念、内部职责分工、内部伦理参照和制度结构
(2)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的概念是指在确保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管理措施,解除潜在风险与威胁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控制活动中使用的具体方法也是比较多样,包括直接管理、内部监督检查、职权分离等。
3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13
3.1 Z制造企业概况 ................................. 13
3.1.1 Z制造企业背景及组织架构 ............................ 13
3.1.2 Z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系统及职能分工 ............................. 14
4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剖析 ....................... 28
4.1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分析 ............................. 28
4.1.1分析工具 ....................................... 28
4.1.2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分析.............................. 28
5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 37
5.1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 37
5.1.1 管理层要重视内控管理 ....................... 37
5.1.2 健全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 37
5 Z制造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5.1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建设缺少控制环境、管理层引导、组织结构设计、员工配合就难以发挥最大作用,而所有这些必要条件发挥作用,都不能缺少内部控制环境这一先行条件。因此,Z企业开展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这样才便于降低风险,达成内部控制目标。
5.1.1 管理层要重视内控管理
一方面Z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有完整的内部控制方案设计、内控目标、原则和程序,在这基础之上,完善公司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另一方面公司的任何管理制度都是公司管理者群体意志的体现,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要有管理层的支持和重视、管理层要有全面风险意识。COSO报告尤其重视“人”在内部控制中重要意义。Z企业应当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制度,管理层应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制度培训,并且企业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培训,从上向下形成重视内控的氛围。
5.1.2 健全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监督采购人员在业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其是否实现企业经济目标进行监督也是一种绩效考核方式。绩效考评首先要对考评标准实施科学、专业分类,不同的考评规则要依照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及其在采购业务中的重要性划分不同的比重。建立一套可以全方位考评采购人员的绩效考评体系,把考评结果与奖罚措施进行挂钩,发挥正反两方面的激励效果,可以最终帮助员工提高积极性。加强责任监督,提升内部控制有效作用。参照Z企业采购付款业务的实际状况,首先考虑制定部门级主要绩效考评标准,再将部门标准细分到具体负责人,然后明确个人考评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划分采购业务标准体系与个人工作质量标准体系,详细标准定量或者定性划入不同等级。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文基于Z企业的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对该公司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程序与运作情况进行了研究。Z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开展采购付款业务,使采购付款业务流程更加规范、高效,内控活动更加有效,采购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便于企业规避采购风险。对于制造业,原材料采购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水平,Z企业采购和付款业务程序的优化,对于行业内其他存在采购效率低、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一是做好采购付款业务流程优化工作。为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Z企业实施了采购付款业务流程的整改,专门引进了采购管理信息平台。改变原来繁琐且效率不高的采购工作流程,建立新的标准化流程,根据不同的产品将采购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跨部门的有效协同。
二是不相容岗位必须职责分离。Z企业明确了不同采购支持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赋予不同业务人员不同操作权限。对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在采购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记录,对非正常的交易或异常数据开启预警功能和进行自动上报,避免越权操作和违规操作。同时,采购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能够在满足流程要求的前提下,自动触发合规性审批及时传递信息,保证了采购过程的高效、保密、准确、安全。采购系统还避免了岗位职责不分离、挪用公款、账实不符等管控风险,降低了财务人员和采购人员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欺诈风险和出错概率。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