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数字化转型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数字化企业绩效的路径关系。首先以文献分析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数字化转型企业高低绩效的六个影响因素,包括动态能力、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数字技术、外部环境、人力资源。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近些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公司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其平均寿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20世纪20年代公司平均寿命为67年,现如今公司的平均寿命降低为15年。二是IBM于2008年的市场排名为46名,在2018年已经降为了92名。而华为和阿里巴巴的市场排名在2018年直接上升到了72名和300名,由此可以看出IT行业企业实力出现了大洗牌现象。从上述情况可以发现IT行业竞争激烈,不仅平均寿命降低而且排名情况也变化剧烈。在这些背景中可以看出数字时代企业竞争的激烈性,企业如果没有不断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则无法避免被市场抛弃的命运。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优化自身商业模式以增加企业价值,在其过程中又要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在其情况下企业需要在新旧两种商业模式中找到平衡点,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运行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具有改变市场潜能的数字技术,其影响超过了产品、商业过程、销售渠道或供应链,整个商业模式正在进行重塑[1]。所以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领导者的眼中地位不断上升,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而言变得极为重要。
企业可以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平台为三大主线,展开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资源和组织模式的最优分配、组合,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和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沉淀企业的技术能力,支撑数字化系统的运行和生态系统的构建。随着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的提升,很多问题也跟着凸显了出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IT行业涌现的新一代原生数字企业,即数字化产业,另一种是传统型企业数字化,即产业数字化。这两种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战略、营销、商品、商业模式、管理乃至企业文化和思维方式整体都会发生了明显的数字化变化。传统企业注重于内部资源、能力、效率的培养。数字化转型企业更注重平台参与者和参与度的规模效应,领导者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再加上数字化转型本身自带的复杂性和不断演进的特征,数字化转型前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组织形式、结构以及企业文化在数字化转型时,领导者都需加以关注并随着外部环境变迁而做出相应的举措。因为数字化转型的结果,毫无疑问体现在组织绩效的提升上。所以数字化转型企业是如何整合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达到好的绩效便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1.2研究目的
数字化转型已经逐渐变成领导议程上的一项战略要务[10]。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数字化渗入各行各业,如何将现存的产业模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领导议程中的重中之重。无论企业是跟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还是企业主动迎接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技术、资源可以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做出反应的动态能力都是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故数字化转型企业原有的资源和能力在转型时期如何与外部环境相互匹配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结果好坏的关键。企业如何配合外部环境做出相应举措,拥有动态能力以察觉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及时调整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组织内部资源,而检测企业做出的举措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组织的绩效加以检测。
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整合资源和能力视角,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数字化转型企业高低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实现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理论整合。
第二,阐述动态能力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角色,启示领导者在管理组织时要着重培养和构建动态能力。从数字化转型企业高低绩效的路径研究中发现动态能力的构建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QCA软件研究提出不同的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绩效路径,为正在数字化转型或即将数字化的企业提供可以到达更好绩效的转型方案。进一步总结影响数字化转型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组合,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绩效是由多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资源和能力共同作用形成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绩效,领导者需要在外部环境、资源和动态能力匹配出高绩效的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的路径发展。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数字化转型
2.1.1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及内涵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战略概念,不同学者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有着不同的阐述,Liere Netheler(2018)把数字化转型定义为一种“使用社交媒体、移动、分析或嵌入式设备等新的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重大业务改进的过程,重大的业务改进包括增强客户体验、优化运营或创建新的业务模式等”[11]。而凯恩等人将数字化转型的定义为采用业务流程和实践,帮助组织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有效竞争[12]。而Besson和Rowe等人认为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种由信息系统推动的业务转型的整体形式,伴随着组织和行业层面的根本性经济和技术变革[13]。从以上学者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可以分析出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高度动态的过程,组织为了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制定一条组织的短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组织会出现新的目标,故组织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迭代。国内外各学者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整理如下表2.1。
2.2动态能力理论
从上一小章的文献综述分析中,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出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重要作者和有影响力的文献,查阅了这些在该影响较高和重要作者写出的文献,不难后发现动态能力在领域中提到的次数较多,且不少重要作者做出了相关理论研究。Teece(2007)将动态能力描述为一个公司感知和塑造机会和威胁的能力,并且动态能力通过强化、组合、保护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并根据需要进行重组,从而把握机会保持竞争力[22]。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综合刘贵文(2019)[23]对于数字化转型中动态能力的阐释,将数字化转型中的动态能力视为一种在日益竞争激烈且技术发展较快的环境下,企业识别和抓住新兴技术潜在机会并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和根据现有情况与环境下重新配置现有资源的能力。
Helfat和Winter认为运营能力可以通过维持企业现状来帮助企业,但帮助企业维持现状的同时,运营能力又使得企业很容易收到环境的影响[24]。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无疑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动荡,此时企业则对于一个可以协调能力和发展业务模式动态能力系统的需求毋庸置疑。根据Teece(2018)提出的感知、把握和转换能力,从而使得企业能能够制定未来的战略,设计、创造和完善可防御的业务模型,知道组织变革,并为获得竞争优势提供长久来源这一观点,将动态能力拆分为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转变能力[25]。领导者需要感知能力来扫描外部环境,以及发现可能扰乱组织的意外趋势。Day和Schoemaker认为获取能力是一种实验能力,通过快速支持公司数字化来调节权力关系的资产专用性、减少已建立的中介机构权力以及现有价值链的产生来抓住机会[26]。转变能力是通过持续的资产和组织结构战略更新来支持在职者,以确保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响应[27]。
第3章研究设计.............................18
3.1前因变量的确定.........................18
3.2结果变量的确定................................20
3.3理论模型的构建...........................20
第4章研究方法及数据预处理...............................27
4.1研究方法............................27
4.1.1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定义及特征..............................27
4.1.2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28
第5章组态路径分析................................33
5.1变量的校准............................33
5.2组态描述与一致性检验.........................33
第5章组态路径分析
5.1变量的校准
研究选取fsQCA方法进行样研究,fsQCA又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模糊集延伸了清晰集,清晰集是案例间完全质性的区分,而模糊集允许集合分数的刻度化,允许部分隶属的存在。采用fsQCA方法需要对原有数据进行校准,以转化为集合隶属,而校准就是将案例转化为集合隶属。集合隶属分数代表不同案例属于某集合的程度,隶属分数为1代表“完全隶属于某一集合”;隶属分数为0代表“完全不隶属于某一集合”、隶属分数0.5代表案例隶属于或不隶属于集合时的最大模糊点,即“交叉点”。三个定性的转折点:完全隶属(1)、完全不隶属(0)以及交叉点。这便是最基本的模糊集——三值集。四值集则是再完全隶属于和完全不隶属于之间添加隶属分数0.33和0.67两个“偏不隶属”和“偏隶属”。六值集则是在完全隶属分数1和完全不隶属分数0之间添加0.1、0.4、0.6和0.9四个隶属分数,这四个隶属分数代表四种程度非常不隶属、有些不隶属、有些隶属、非常隶属。
选取三值隶属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转化后的数据集合会在0-1之间。研究先通过SPSS确定锚点,在Likert5点量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利用SPSS25.0软件计算每组数据的三分位点。然后将数据导入fsQCA软件中,将每组数据的三分位点0.05、0.5、0.95确定为每组数据的锚点,将每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三个锚点进行设置,自此完成数据的校准。
结论
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数字化转型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数字化企业绩效的路径关系。首先以文献分析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数字化转型企业高低绩效的六个影响因素,包括动态能力、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数字技术、外部环境、人力资源。其次,通过分析前人文献对相关变量的研究制定研究的问卷,利用校友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问卷,对179家数字化转型企业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得出了五条高绩效前因路径和三条低绩效前因路径,并对组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此外,将定性分析结果与文献进行对话。最终,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1)动态能力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分析数字化转型企业高、低绩效影响因素的必要条件发现,动态能力都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出现,从而可以确定动态能力是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必要因素。外部环境和组织文化在数字化转型高绩效的两个路径中也均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故外部环境和组织文化也是影响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的必要因素,从数字化转型企业低绩效的路径中可以看出,如果组织处于低竞争性和动态性的外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企业因缺乏危机意识而忽略动态能力的培养。同时组织文化如果处于一个偏向散裂型和图利型的组织文化类型中,信息不便在组织内部流通,组织很难培养出感知机会和威胁的能力,并在必要时重新配置企业的有形以及无形资产来保持竞争力的能力。且数字化转型企业低绩效的三条路径显示出在缺乏动态能力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企业低绩效的必要条件之一。综上所述,动态能力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绩效的关键因素。
(2)在缺失动态能力的情况下要培养共有型组织文化类型。在观察企业数字化转型低绩效路径中不难发现,动态能力和组织文化都作为条件变量缺失,选取Goffee和Jones对组织文化的分类,按照社交性和团结性的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共有型、网络型、散裂型和图利型[54]。结合该理论,发现当企业缺失动态能力时,散裂性和图利型的组织文化会造成企业数字化转型低绩效。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