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研究结合当下数字经济背景,针对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及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行探究,基于SECI模型将知识创造能力引入研究框架,依循"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相互作用机理探究企业在数字技术转型的过程中员工对于知识的处理模式。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21年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使“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核心政策主线。通过加速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必将引领新一轮科技变革。我国正在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发展,在未来的十年中数字经济将会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图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通信技术变革逐步发展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31.3万亿元,在全国GDP的比重也超过了三分之一。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超过84.9%的各大企业陆续开展了数字化技术转型的战略,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关注的主要是数字化为企业带来的利益。通过不断深入的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专业资源、团队协作水平以及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程度,成为了企业开展数字化技术转型的3个主要挑战。尽管数字化技术转型作为企业战略核心,已有大量企业投入了的资金,对其相关设备和系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是根据调查数据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转型的成效只彰显在为数不多的企业中,促使这些企业提高了收入。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他们依旧面临着虽进行数字化技术转型,但是难出实效的困境。因此,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技术转型如何提升企业绩效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2相关文献述评
1.2.1关于数字化技术转型的相关研究
数字化技术转型包括了多种技术的融合,典型的有数据的融合、自动化流程处理、应用分析和数据的交互实现等[4]。麻省理工学院的George Westerman教授(2021)认为企业的数字化并非单纯的是技术挑战,但困难的部分实际上是转型,而这更是一种机遇[5]。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型,将移动互联网和嵌入式设备等数字技术应用于企业进行业务改进环节中[6]。而随着近年来企业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创建了设备、网络、服务和内容后引发了企业深刻变革[7]。通过学者们持续地对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创新的综合效应,带来改变、威胁、取代或补充组织和领域内现有人员、结构、实践、价值观和信念[8],其中包括:(1)巩固数字平台并完善基础设施[9]。数字时代的平台和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10],同时促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交叉传播,以应对关键、紧迫的机遇和挑战,并为企业战略思维提供信息,并发掘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11]。(2)推动组织内运营发展[12]。借助数字基础设施、社交媒体、物联网、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数字业务平台、算法决策以及其他数字化网络的超连接采集消费者数据[13],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加快企业快速响应,并利用生产数据优化自身的生产和决策建立形成企业标准的决策与管控体系[14],令决策更具时效,管控更为精准[15]。通过改造升级企业的流程降低成本,建立起核心业务的优势以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16]。(3)加速服务创新进程[17]。在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改造现有的产品,创新并开发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业务项目来探索市场机遇[18]。
第2章概念综述及相关理论
2.1数字化技术转型概述
2.1.1数字化技术转型的概念和内涵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ique)是信息技术、IT和通讯技术的组合和连接[28],而数字化技术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定义是基于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后传输、存储数据并处理反馈以形成闭环的数据流[29],通过数据化的形式可以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实现重大业务改进以增强客户体验、简化运营或创建新的商业模式使企业的运行效率提高,全面搭建并形成焕然一新的数字化体系[30]。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合理运用数字自动化技术紧密连接企业的前台与后台,优化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企业运作与服务,以客户为中心而优化客户体验而实现转型。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提高智能化运营能力和数字化创新核心数字能力,形成以智能制造、智能管控、服务与创新、数字创投与孵化以及数字营销等新型数字经济优势[31]。
关于数字化技术转型的内涵解读,袁勇(2017)的观点是企业价值将被先进通信技术和手段的数字化转型重新定义,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企业为客户服务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差异化和自动化[32]。其中,差异化的管理是指在业务重构的过程中驱动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相应的服务和产品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优化。而自动化的管理是指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改善了企业的运营手段。
综合来看,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数字化技术转型同时打通了从设计规划、生产运营到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整个价值链的衔接[33]。在这个生命周期内,企业实现了对设备资产等硬件的有效管理,致使生产手段更加灵活,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响应更加快速,还通过优化企业的运营服务,用更高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34]。
2.2知识创造能力概述
2.2.1知识创造内涵和过程
企业知识贯穿企业全流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发挥能有效放大企业的竞争力。总的来说,数据和信息并不是知识,而针对信息、经验和背景的增值整合才是知识,有效的知识创造组织机制能放大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学者Michael Polanyi最早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其中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是指通过正式的语言并能够被表述清楚的知识,这类知识在个体之间正式且方便传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则是一些涉及无形要素并难以用正式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根植于个体经验的个人知识,例如个人信念,观点和价值观体系等等。根据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其研究中提到的SECI模型[42],该模型解释了隐性知识可以不断外化。在外化过程中转换为显性知识;同理,显性知识组合还可以衍生出新的显性知识;随着显性知识不断内化,显性知识还能够向隐性知识转化[43]。通过两者关系的不断转变而搭建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即: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四种转化形成反复螺旋变换的模型,并且展示了全部知识创造的过程。有学者认为隐性-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形成知识创造的关键动力,在企业内搭建知识创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知识创造的个体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44]。
2.2.2知识创造能力的作用及意义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将企业知识最优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成为知识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所在。企业在各个阶段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知识创造能力成为很多企业提升组织能力及个人能力的有效手段。在知识创造的进程中,企业利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探索试验,这些创新行为极大的带动了知识的持续传递和更新。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到,由于行业性质和分类不同以及所属地域的差别,造成了不同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储备的差异化[45]。在这种内外环境的背景下,只有不断从外界汲取前沿知识和技术,培养企业员工新思想,激发知识创造的动力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应用,打开企业的视野拓展市场,才能让企业有效克服资源的限制和约束。基于此,为了稳定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要源源不断的进行知识创造,知识创造能力可以为保持企业差异化发展竞争优势提供源源动力[46]。
第3章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15
3.1数字化技术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15
3.2数字化技术转型与知识创造能力关系分析....................16
第4章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设计.......................20
4.1研究设计.......................20
4.1.1问卷设计.......................20
4.1.2数据收集.......................20
第5章结论启示与展望........................36
5.1结论..........................36
5.2启示.........................37
第4章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设计
4.1研究设计
在本节中,依次进行的环节是:设计问卷、数据收集、样本特征描述,变量设计测量来确定变量数字化技术转型、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量表。
4.1.1问卷设计
在管理学的领域研究中,实证研究的方法是比较常见之一,而问卷调查法是实证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能否合理、规范、完整地将调查问卷设计好将会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的结果。为了保障问卷调查中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我们将进行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问卷的设计工作:
(1)确定问卷的调查内容。由于本研究是讨论数字化技术转型,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因此,本研究中调查问卷的内容不仅要包含被访问者的基本特征,即控制变量,还包含测量变量的内容,例如:性别,企业规模、数字化的情况等等。
(2)量表的设计和完善。笔者对过往研究中分别整理了自变量数字化技术转型、中介变量知识创造能力、因变量创新绩效的量表。为了保证本量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笔者将借鉴的量表纳入了研究中;同时为了保证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问卷中的各个问题可以便于理解,问卷中的问题在不改变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作出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通俗易懂。
(3)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模块:标题、基本情况、测量变量和结束语。其中,第一部分标题的目的是让参与填写问卷的被访者理解调查内容。第二部分的基本信息主要针对性别、学历、企业的性质和所属行业等进行统计[73]。第三部分测量变量则是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技术转型[74]、知识创造能力[75]和创新绩效[76]量表的各题项。问卷中题项的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计分法,结束语表达了本次调研的感谢。
第5章结论启示与展望
5.1结论
众所周知,创新绩效是企业评判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78]。通过对创新绩效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出企业有关创新工作的管理水平[79];而产品创新能力又是企业科研技术水平及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表现[80]。但是就创新活动本身而言,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伴随着深度复杂的环境和其他组织的联动机制,这本身就着一定的挑战性,而驱动推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更是难上加难[81]。因此,针对要进行创新理论和企业数字化实践的双重推进下,本研究结合当下数字经济背景,针对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及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行探究,基于SECI模型将知识创造能力引入研究框架,依循"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相互作用机理探究企业在数字技术转型的过程中员工对于知识的处理模式,深度剖析了数字化转型通过知识创造能力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整合数字化技术转型、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绩效等变量,构建了由企业创新绩效驱动的数字化技术转型过程机制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391名企业进行调研,从得到的数据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两条重要结论。
第一,本文在已有从数字化水平、IT能力[82]等视角描述Gebauer(2020)提出的企业数字化悖论[65]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对企业层面数字化的理解,进一步验证企业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另外的,在现有研究中,讨论数字化技术转型与创新绩效的的作用关系的实证较为少见,而对于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路径机制的探讨更存在研究空白,本研究着眼于企业数字化技术转型实施投入方向,参照其分类原则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类别进行划分,并且发现了数字化技术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路径,有利于深刻理解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过程并扩充微观层面的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第二,与现有研究普遍从社会网络、交互式学习、内部社会资本[83]等路径分析知识创造能力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SECI模型,发现知识创造能力在数字化技术转型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在这个影响机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技术转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创新绩效,而且还可以提升知识创造能力来影响创新绩效,通过提高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可以增强其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这也一定程度的解释了,为什么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进程但是却未必带来想象中期待的创新绩效,因为只有在数字化技术转型的过程中,员工不断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转化,从而提升的知识创造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获得最大效益的创新绩效。因此,综合来看,知识创造能力的中介作用是企业在进行数字化技术转型过程中的有效提升创新绩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