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研究表明,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的增强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县域的异质性。中央政府应该不断推动县域竞争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从县域整体层面上,应该放松县域银行业进入限制,促进县域银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从县域异质性来看,应该实现县域银行业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县域经济自秦朝置县以来就已经存在,至今历经2000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历史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行政管理,我国将全国按照省、市、县、乡四级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分权管理。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连接城乡发展的基层单位,是直接落实各项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基本单元,其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乡村振兴以及精准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现实效果。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基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地工作重心逐渐向经济建设转移,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主要通过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推动扩权强县的改革试点等政策措施,赋予县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权限,能够有效地发挥县域的比较优势,推动形成县域分工合理的产业结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发展充满活力、特色化、专业化的县域经济,有效地承接城市功能转移与带动乡村发展,进一步释放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信号。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这一县域基本组成单位的发展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党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重点关注之下,县域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县域的名义GDP 从2000年的5.08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7.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3.17%,略高于同时期全国的12.96%名义GDP年均增长率,其增速较为明显。但是根据2018年的《县域经济统计年鉴》可知,中国县域的行政区划总面积为78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1.3%,县域的总人口为10.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81%,但是县域GDP总量为47.15万亿元,仅占全国GDP总量的52.37%(详细见表1-1)。县域GDP占全国的比重远远落后于人口和行政区划面积所占比重,经济发展仍然较为滞后。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阐述中央与地方政府如何从通过推动县域银行体系的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针对这个目的的分析,首先需要从现实中出发,分析县域银行体系以及县域经济的现实情况,对银行结构性竞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归纳,最终得到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从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来探讨何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这种作用的内在机制。围绕着本文的核心问题,可以将研究目标细分为:第一,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银行结构性竞争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即从理论上阐述银行结构性竞争能够发挥出何种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第二,结合现实情况,对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予以实证检验,即从实证上验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具体的作用机理。第三,探讨如何通过推动县域银行体系的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对核心问题的探讨,旨在为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本文主要围绕上述的具体研究目标开展研究,将会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变迁历程分析-现实情况与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启示”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引出核心问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然后对既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评价,并从中发现现有文献中的不足之处,进而确定了本文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在理论分析中,首先界定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内涵,分析了县域内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银行结构性竞争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提出本文的假设。进一步梳理了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变迁历程,并分析了县域银行体系的市场结构与结构性竞争程度,并归纳出县域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实证检验中,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多重视角出发,利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调节效应与异质性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县域银行体系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金融体系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研究金融与经济的相关关系是一直是经济学界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本文有必要着重梳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与研究空间。在众多研究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在既有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多的支持,尽管如此,依旧有部分研究并未支持这一观点,主要包括金融抑制论、金融从属论、金融无关论以及双向因果关系论。
2.1.1 金融促进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1911),他强调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在这过程中依赖于企业实现创造性破坏,而金融发展能够为企业的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从而达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Mckinnon(1973)和Shaw(1973)分别提出了货币替代观点与债务中介观点,认为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通过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的形式促进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现在众多学者普遍认同金融部门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银行机构作为金融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众所周知中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中国,银行业更显得尤为重要。银行业竞争结构的演变作为金融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针对银行业竞争结构的作用,形成了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市场力量假说”以及以信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假说”两种对立观点。并且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开始深入研究与探讨其对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作用以及机理。既有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融资、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
2.2.1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融资的研究
当金融体系中银行机构的数量减少时,现存的银行机构会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导致信贷供给均衡水平的下降(Klein,1971)。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外源融资总量。Kaplan和Zingales(1997)发现企业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González和 Francisco(2014)发现如果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那么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强有利于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债务融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强会导致自身利润的损失,从而降低企业通过银行进行债务融资的可能性。银行竞争程度的变化对企业获取信贷的影响取决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条件。银行规模以及企业特征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不同类型银行与不同特征企业的信息约束存在着差异,从而银行竞争的作用也不尽相同(Hellwig,1991)。
现有的研究对银行竞争与融资的关系存在着争议。“市场力量假说”认为银行业拥有垄断势力将会导致信贷供给不足以及利率较高,不利于企业融资。Alessandrini et al.(2009)利用1996-2003年期间的意大利企业样本,研究银行机构的地理空间分布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发现银行管制放松与技术进步共同改变了银行机构的地理空间分布,促使银行决策中心的地理集中,反映了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强,与银行决策中心地理距离越近的企业的融资约束越小,其信贷可获得性越大。
第三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 27
3.1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与分析 ............................... 27
3.1.1 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内涵 .............................................. 27
3.1.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下县域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行为 ............................... 28
第四章 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变迁、测算及特征分析 ................................ 51
4.1 县域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历程 .................................................... 51
4.1.1 县域的现代银行体系初步建立(1979-1993) .................................... 52
4.1.2 县域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1994-1996) .......................... 53
第五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资金外流 ................................. 70
5.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1
5.1.1 模型设定 .............................................. 71
5.1.2 变量选择 ............................................ 71
第八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8.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8.1.1 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了2004-2016年中国1793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各省的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本文所涉及的核心变量处理如下:
(1)经济发展质量。现有文献中,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方式是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例如魏敏和李书昊(2018)构建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等10个方面的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体系,张军扩等(2019)遵循高效、包容与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通过减少数量型、结构型与手段型指标选取,增加反映质量与结果等指标的选取,构建出能够较好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第二种方式是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替代指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经济增长的效率与结构等因素,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关键(贺晓宇和沈坤荣,2018)。因此,本文采用第二种方式,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发展质量。
本章将采用随机前沿法(SFA)测算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其中生产函数设定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且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效率(SE)、技术进步(TP)与技术效率(TE)。其中,产出指标为县域生产总值,用县所在省份的GDP平减指数换算成为以2000年不变价的实际GDP。投入指标分别为劳动力与资本存量,其中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价格指数采用县所在省份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旧率设定为9.6%。由于县域数据的限制,本文选取2000年作为基期,计算后续各年的资本存量。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DEA-Malmquist)测算中国各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分析。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连接城乡发展的基层单位,其经济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县域的名义GDP增速较为明显。但是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以及缺乏特色产业等。财政大量投入与金融投资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县域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如何有效地推动县域银行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更好地发挥出银行结构性竞争在微观与宏观层面的作用,实现银行体系与县域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这是摆在中国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为了探求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等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剖析与阐述了银行结构性竞争影响县域经济的理论机理,并且结合建国以来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历程以及当前县域银行业结构与竞争程度的现实情况,从县域资金流动、产业发展、经济数量增长与发展质量提升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进一步从微观与宏观层面研究银行结构性竞争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渠道与作用机制,最后探讨影响效应存在的异质性。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县域银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发展县域的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处于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县域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首先从县域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历程来看,县域银行业结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包括。二是从银行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与信贷余额三个方面衡量当前中国整体银行业结构,发现中国银行体系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国有大型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快速发展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与话语权,已然形成多元化、高度竞争的银行体系。三是利用中国银保监会网站上披露的包含所有银行营业网点的金融许可证信息,匹配到中国县级行政区划层面,并且利用结构法中的HHI指数与CR3指数衡量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
第二,银行结构性竞争能够有效抑制县域资金外流,不同类型银行的作用存在着差异性。从县域资金外流程度来看,一是发现整体上县域人均资金净流出量呈现不断波动的趋势,县域资金的相对流出与流入状态交替出现。二是县域资金流动存在着区域异质性,按照地理区位与贫困县划分的角度将所有县域划分为东、中与西部地区以及非贫困县与贫困县,发现贫困县与中西部地区县域的资金外流问题更为严重。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的提升能够抑制县域资金外流,有利于资金的本地投放,同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