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案例中,根据对长期绩效的研究,其长期绩效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特别是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并购使其获得了良好的财务效益,这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提升了上海贝岭在行业内的发展地位和市场份额,符合上海贝岭的战略需要,对其产业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并购的相关概念
一、并购的概念
并购在定义上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被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兼并,二是收购,兼并和收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由于两者在经济学中的定义比较接近,所以习惯上统称为并购[27]。 经济学上,兼并的定义等同于合并,概念的区分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兼并即吸收合并,广义上的兼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28]。吸收合并为优势方兼并弱势方,并使弱势方失去法人地位成为兼并方的一部分,所有的合并方中,作为兼并发起方的优势企业保留法人地位得以存续。新设合并一般为两方或多方合并组成新的经营实体,建立新的法人地位,因此,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采用的方法相同,但是企业的存续方式存在区别[29]。在经济学中,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且两者的本质内涵都是产权交易行为,因此兼并的定义往往更趋向于广义的概念。
收购的一般定义是指对被收购方的资产或股权的购买行为,以达到控制被收购方的目的,其本质依然是产权交易行为[30],兼并与收购唯一的区别在于,兼并方式下被兼并方会失去法人地位,收购模式下被收购方不会丧失法人地位,在会计上未做具体的细分,因此兼并与收购在广义上区别不大,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在定义上,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所有的产权交易活动均可以被称之为并购 。
二、并购绩效的概念
并购绩效,一般体现在并购行为发生后对并购发起方的企业运营状况的评价,因为在并购活动发生前,并购方是带着一定的预期发起的并购,因此并购完成后,并购方是否达到预期的并购效果是需要进行评价的,评价的结果也就是并购的绩效。并购的绩效评价可以是单角度的,也可能是多角度的,这和并购前并购发起方的预期是有联系的,一般体现在企业的战略上,由于并购方的战略目的有短期也有长期,因此并购的绩效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31]。从财务的角度上可以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财务绩效一般体现在并购完成后企业的经营数据上,而非财务绩效则是多方面的[32]。在本论文中,对上海贝岭的绩效评价主要从长期与短期绩效两个角度进行。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策略。根据成本原理,当企业在固定成本不变时,变动成本与经营规模呈负相关,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44]。而并购正是企业扩大规模的方法之一,规模的扩张可以促使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断地扩张规模就是有利无弊的,过度的扩张规模有时反而会产生逆向作用,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正所谓物极必反,只有将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盲目的扩张是不可取的。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招标的智能电表市场竞争中,锐能微、钜泉光电和上海贝岭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锐能微稳居第一,上海贝岭屈居第三,且与锐能微差距较大,此次并购完成后,上海贝岭的产品规模和市场规模将毫无疑问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仅仅剩余钜泉光电一个有威胁的竞争对手,而且上海贝岭和锐能微的结合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在竞争力上一定会超过钜泉光电,处于优势地位。
二、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效应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内部协同是指实施并购后的企业对被并购方纳入管理共同的管理体系,整合并购后的整体资源,对原有的经营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并购后的新的企业环境,推动企业发展;外部协同是指与一些企业进行业务或者资源的共享,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取得更大收益的合作方式[35]。作为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通过量化指标对并购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分析财务指标。企业并购活动是否带来正面的效益,不能只是从表面上分析。企业在并购之后的一些指标能否实现协同以及指标的具体达成状况是判断企业并购行为成效的主要标准。
第二章 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案例介绍
第一节 参与并购的企业概况
一、上海贝岭公司
上海贝岭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首家合资企业,创建于1988年,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标志性企业,它在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司于1998年重组,成为中国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上海贝岭于2008年通过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认定,并成为中国 IC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华大半导体的核心子公司。
二、锐能微公司
深圳市锐能微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集成电路。锐能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协会、深圳市软件产业协会、双软认证企业。公司研制的产品曾荣获“年度热门产品奖”、“中国半导体技术创新产品和技术奖”。锐能微于2016年4月22日在新三板挂牌,一直致力于成为行业的市场与技术领导者,在智能仪表计量芯片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锐能微将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进取,致力于能源计量、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被收购后,目前是上海贝岭全资子公司。
第二节 并购的动因
一、市场角度
从市场角度来看,全球智能电表市场在近几年处于正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这对智能电表生产商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可以实现高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10月,锐能微公司So C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20.48万元、1,888.58万元及1,573.42万元,收入稳步增长,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及增长潜力。随着我国电表市场的不断扩大,锐能微的 SoC芯片将是其利润的增长点。据市场资料显示,锐能微电子在国家电网招标的单相计量芯片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比上海贝岭和钜泉光电都要高。
由此可见,在国内外市场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锐能微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根据披露数据可知,国内计量芯片行业内企业主要包括上海贝岭、锐能微及钜泉光电,2015年度三者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75%。因此,并购锐能微对与上海贝岭来说,不仅能获得未来市场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强强联合,共同应对钜泉光电,占领未来电表市场。
二、产品角度
锐能微和上海贝岭公司的产品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重合度较低。上海贝岭计量芯片产品中,主要为简单单相/三相计量芯片、单相多功能计量芯片。上海贝岭公司的单相/三相计量芯片占总营收的28%。锐能微没有该类型产品,因此上海贝岭与锐能微的产品存在互补性。
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招标中,上海贝岭单相多功能计量芯片占计量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而锐能微却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上海贝岭与锐能微产品重合度较低,双方互补性较强。因此,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有弥补本公司产品短板的考虑,从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拓展产品的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章 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绩效评价方法 ...................................... 24
第一节 短期并购绩效评价——事件分析法 ................................... 24
一、实际收益率和期望收益率 ......................................... 24
二、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 29
第四章 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启示 ................................ 43
第一节 评价结果分析 .......................................... 43
一、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 43
二、短期绩效消极的原因分析 ...................................... 43
结论 ....................................... 52
第四章 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启示
第一节 评价结果分析
一、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通过对事件分析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的应用,本论文对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进行了评价。 在短期绩效的评价中,本论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对窗口期内上海贝岭的股票价格波动进行监控,根据上海贝岭股票价格波动和上证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上海贝岭股票的实际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根据计算结果研究外部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的反应。结果显示,并购事件对上海贝岭的股票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拉动作用,且超额收益率呈现总体下滑的趋势,说明投资者对上海贝岭的股票并没有信心,短期的并购绩效并不好。
在长期绩效的评价中,本论文通过对上海贝岭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形成并购前后的对比,分析并购事件前后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盈利能力指标中,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投入资本回报率在并购后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偿债能力指标中,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并购当年虽然有小幅度的下降,但其比率水平仍然远高于行业水平;营运能力指标中,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指标逐年上升,只有存货周转次数指标有缓慢降低 。
总体来说,上海贝岭此次的并购的短期绩效不明显,股票的价格没有因为并购事件而被拉升,说明股票市场中,广大投资者对该项并购并不看好。长期绩效的的分析中,上海贝岭的各项指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并购绩效良好。
结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部分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瓶颈。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新一轮的整合,形成了新一轮并购浪潮。大型企业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稳定发展,也会不断尝试并购其他企业,所以,我国市场的企业并购热潮将会持续下去。另外,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部分大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并购市场,这种并购形式相比于国内的企业并购更具有风险性。为了提升并购的成功率,就需要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的并购提供理论的指导,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论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参考,通过对上海贝岭并购锐能微的绩效研究,得出了有关企业并购的如下结论:
第一,企业的并购计划要与自身的战略需求相契合。并购只是策略层面的计划,只有当战略和策略方向一致时,才能保证并购的方向是正确的,避免浪费资源。因此,在制定并购计划之前,管理层应该首先明确战略目标。
第二,并购目标的选择和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很重要。当企业的战略明确之后,下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在标的企业,选择合适的标的企业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的失误会导致并购的失败,从而使得前期投入资源的浪费。标的企业的选择主要在规模、自身价值上。标的企业规模过小或企业价值较低可能导致并购的意义不大,但规模过大又极易导致并购发起方因为自身并购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失败。在并购支付方式上,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现金和股份相结合的方法,或是借用债务杠杆,以达到缓解资金压力的目的。再利用股权支付时,要充分保障股东的利益,避免因为其他股东的反对导致并购被叫停。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