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代写范文,本文以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主线,从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农户政策认知特征四个方面提出假设并选取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却面临着阻碍与困境。我国农业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也就是在由传统过渡到现代化的期间,未来的农业将会成为刺激我国经济关键节点,我国农业正在加强吸引着资本市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程度必然会更高。
近年来,农村金融资源的总供给不足、供求关系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金融领域内凸显出来,已经关系到农村区域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关注点应放在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方式上,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因此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是必要的,在“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视野下,灵活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价值,把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融入进来,为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化、集群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资金供给,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赋予了农户对其承包的土地所具有的各项权能,尤其是强化了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权能,农户所承包的土地具有更有保障的土地用益物权。2015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充分指导“两权”抵押试点地区的各项具体工作。2016年,《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制定具体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地区工作细则。
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的黑龙江省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由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带头,结合黑龙江省发改委,先是规划6处区域作为实施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工作的试点地区,随后增加试点地区。依据现实情况颁布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制定工作流程及具体细则,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做到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可持续性发展,为推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型融资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本文在盘活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明晰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及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概念内涵,选取相关研究理论,包括土地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农村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分析当前黑龙江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整体现状及农户参与情况,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找到当前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如下三个目的:
(1)调查黑龙江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概况及农户参与情况。以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获取数据为基础,调查黑龙江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概况,总结农户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方面参与情况,从农户的研究视角分析其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特征。
(2)分析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从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农户政策认知特征四个方面提出假设并选取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
(3)提升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结果,从农户、金融机构、政府三个层面针对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目的是为提升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促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全面推广并稳步运行。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三权分置”制度,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可分属于不同主体。2015年,国务院明确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即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并且规定土地经营权也归农户所有,农户可通过村集体发包或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进行农业生产依法享有农作物的收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且长久不变,在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稳定的土地关系不仅有利于农户安心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土地经营权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二次设定的子权利,这样的设定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且能避免农户在流转过程中彻底失去土地的困境,既实现了满足农户持有长期不变、具有保障的土地产权,同时可流转和参与抵押融资,又达到让农户只转出部分权利或一定期限的权利目的,让承包土地的农户不断获取收益且保留对土地的长期持有,做到同时保留土地承包权和分离出土地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是指向银行等机构通过以合法途径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做抵押获取资金利用的一种经济活动。农户可以继续占有和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无需转移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与其他抵押融资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资金供需双方自愿情况下,资金供需双方协定额度、利率和贷款期限等事宜,需求主体通过提供有效抵押物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行为。从现实角度看,目前各试点区域进行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在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后,土地的承包权还是归属于农户,不仅解决了农户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抵押融资的难题,还为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家庭性生活支出提供了资金利用。
2.2 理论基础
产权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科斯提出,该理论发现:私企的产权持有者拥有剩余利润的占有权,产权的持有者能够持续提升企业的总体收益是因其有较强的激励动力。产权具有专有性、明确性、交易性,不仅能提高经济发展速率,还可以降低成本。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可通过确权和对产权改革来提高市场的运转速率。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都阐述了关于土地产权的内涵,马克思认为土地产权由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等构成。在我国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历经实践检验和相关学者的理论验证,我国土地所有制形成了独特的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而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则是归农户所有,农户可通过村集体发包或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进行农业生产并依法享有农作物的收益。
关于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存在的争议主要围绕产权归属问题展开,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政策推广中,把土地经营权看作产权的一种,将经营权市场化,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该政策的有序运转,从而促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盘活乡村经济。
制度作为一种行动的依据和准则,它是社会博弈产生的结果,被解释为人们依据社会规则、道德、伦理等所制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而制度变迁则是对某一种制度进行革新。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和人们理性程度的改变,人们对预期收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制度萌生更高层次的渴望。在制度的供给可以满足需求时,制度处于稳定的状态;而当现存制度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即均衡被打破,人们希望制度更新,则促进了制度变迁,这是制度结构由不均衡到均衡变化的动态过程。
制度变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从上至下的变迁形式,这种变迁过程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是因政府层面为达到目标而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进行主导,具有制度革新彻底、效率高、成本低的变迁特点;另一种是从下至上的变迁形式,这种变迁过程是诱导性的制度变迁,是某些群体或个人为实现预期收益,在市场中形成的倒逼机制,自发组织和实行制度变迁。
3 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概况及农户参与情况 ............................. 15
3.1 黑龙江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概况 ........................... 15
3.1.1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发展历程 ........................................... 15
3.1.2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规模概况 .......................................... 16
4 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5
4.1 指标选取依据 ................................................ 25
4.1.1 户主个体特征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 25
4.1.2 农户家庭特征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 26
5 提升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对策建议 ...................................... 34
5.1 提升农户自身信贷的可获得性 ............................................ 34
5.1.1 积极提升自身金融素养 .............................................. 34
5.1.2 农业经营兼顾规模与创新 ................................................. 34
5 提升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对策建议
5.1 提升农户自身信贷的可获得性
实证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耕地面积会影响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意愿。农户作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需求主体,其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参与意愿会对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因此,要先从解决主观因素层面入手,在农户层面上激发农户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农户自身信贷的可获得性为目的,对农户提出积极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农业经营兼顾规模与创新的建议。
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参与意愿会受到户主年龄的显著性影响,从第三章对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可得知农户不愿意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也存在着对金融产品的顾虑。农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变弱,很少会主动去学习金融相关的知识,会出现缺乏金融素养的现象。因此,农户要积极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即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排斥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积极提高金融意识,摒弃对金融机构融资难的固化印象。学习接受新鲜事物,改变传统思想观念,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农户尝试对生活现状作出适当改变,也能在主观意识上对经济活动做出判断与决策。
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参与意愿会受到农户耕种土地面积的影响,则农户应积极参与土地流转,适度扩大经营于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通过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能有效提高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参与度,促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转型;同时,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合理创新经营方式,通过适当增加对经营项目的资金投入来优化种植品类、升级种植技术、新增农机设备等经营创新,进而提高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需求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6结论
本文是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文献资料,对黑龙江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定性分析,同时在黑龙江省区域内的13地47村随机选取了1410户农户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最终获得1350份有效问卷。本文以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主线,从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农户政策认知特征四个方面提出假设并选取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黑龙江省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总体特征表现为潜在需求者多,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大多数农户都有资金借贷需求,主要用途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相关,期望的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整体表现为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同时大多数农户对该项政策的了解不够,现实生活中进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农户较少,在了解到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后产生了兴趣,因此该项政策的潜在需求者较多。
(2)农户不愿意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农户担心因意外失去土地后生活无法保障;二是存在一些农户对生活现状满意,未曾想过利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获取资金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或投资工商业;三是一些农户的思想比较传统,从未看到周围人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即使面临资金短缺时也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而是在同村村民或亲友之间借用资金。
(3)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有效样本数据,从四个方面提出假设并选取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为:耕地面积、农业保险购买力、金融机构开展程度、农户对政策了解程度、手续复杂度、利率高低度、期限额度合理度、失去土地可能性、土地评估价值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