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论文代写,本文理论研究指出,在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不适应物流市场的情形下,需要政府积极的保障措施。当前中国的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整体的社会物流成本偏高,而托盘循环共用领域的运作成本与整体社会物流成本紧密相关,加之当前托盘循环共用在建设初期,运作经验不足,运营成本一定较高,且托盘循环共用是微利行业,没有政府的积极保障措施,没法调度企业的积极性。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物流产业是复合型的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寻求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刘晓红[1](Liu,2014)认为,中国物流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始于21世纪初政府启动物流业发展浪潮。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物流业振兴发展、转型升级的措施,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分析[2],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04年的38.4万亿元,逐年持续上升,2017年达252.8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下降,如图1-1所示,从2008年18.1%降到2017年14.6%。但这一比率高于美日德8%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6%。世界银行[3](2016)发布的各国物流绩效指数(LPI)报告,2016年德国高居榜首,美国第十,中国大陆第二十七,2007年德国第三,美国第十四,中国大陆第三十。可以看出,中国物流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在逐步提高,但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与美日德仍有一定差距。
1.2 研究意义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是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的组织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促进多方共赢的且有一定公益性的公共平台;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物流的多个环节、多个组织、多种设备、多种行业标准,需要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体系整体协同,实现供应链上各环节作业的规范统一、无缝衔接。中国的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才刚刚起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托盘等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所有权、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服务站点的布局、保有量、装载率、周转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财税制度等,既有企业、行业层面,也有政府层面的问题。另外,托盘循环共用是微利项目,系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需要3至5年才能有利润收入,特别是中国企业目前使用的托盘规格相当多,标准托盘及相关设备设施的置换需要一定的投入,导致很多企业对托盘标准化及循环共用持观望态度,实质性启动托盘循环作业的并不多。因此,对中国托盘循环共用中不同托盘资产所有权模式、各利益相关方博弈演化和实现机制进行研究,是我们深入分析托盘共用系统的运营规律、合理地布局服务站点、科学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和战略的依据与前提,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首先,解释了中国托盘循环共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托盘循环共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托盘共用各环节的阻力有所不同,也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托盘共用系统发展模式。其次,丰富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的理论研究。现阶段中国对托盘循环共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必要性、调度等方面,较少涉及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中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协调研究,本文引入博弈思想,构建不同利益相关方主导下的演化博弈模型,提供一种把博弈思想和动态演化相结合分析托盘循环共用中有限理性下的多方参与主体长期动态性博弈过程的研究方法。第三,完善了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实现机制的理论研究。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演化博弈仿真与稳定性分析的结论,将从一定程度上提供解释中国托盘循环共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客观原因。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托盘
(1)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将托盘定义为“在运输、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简单来讲,托盘是能够将零散的货物集合成规格一致的货物单元,可以与叉车配套使用的装卸垫板,被物流世界誉为“活动的地面”或“移动的货台”。无论是何种物品,当其被码放在托盘上,就从静态变为动态,可以方便地移动;与配套设施设备同时使用,则可实现包装、装卸搬运以及货物处理的单元化。托盘被称为20世纪物流领域的关键性创新之一。
托盘是物流过程中最基本的作业单元,托盘集装单元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基础。托盘对现代物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能够显著降低物品损坏率,方便物流和商流;三是托盘作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装卸效果,并促进仓库建设、运输工具、相关设施以及管理组织的革新;四是有利于包装规格化和模块化发展,提高物品包装的标准化水平。随着生产设备越来越精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计划性越来越强和管理方式的逐步先进,工序间的搬运和向生产线供给材料和半成品的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物流托盘标准化减少了搬运装卸作业和包装成本,加快了产品流通的速度,从而节约了资源、扩大了利润空间、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2)托盘的分类
中国国家标准《托盘术语》(GB-T 3716-2000)中,按构造托盘主要分为两大类:平托盘和带有上部结构的托盘。平托盘有单面托盘、双面托盘、双向进叉托盘、四向进叉托盘、局部四向进叉托盘、自由叉孔托盘和周底托盘等七小类;带有上部结构的托盘包括立柱式托盘、箱式托盘和笼式托盘等三小类。
2.2 相关理论
2.2.1 博弈理论
博弈论(Game Theory)主要采用数学方法分析处于同一系统中的各参与人在利益相互冲突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使各自利益最大化。博弈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28]在其合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首次系统化的对博弈理论进行阐述,标志着博弈论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正式成立。随着博弈理论的逐渐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博弈理论的内容和使用方式。例如提出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等概念,引入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等研究成果,为博弈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使用博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R Setiawan[29](2018)认为博弈理论主要是研究活动参与主体间使用不同策略时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论,即博弈是一些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遵守既定的活动规则,按照同时或者先后的次序,从各自可选择的行为或者策略中进行决策并在具体实际中执行,从中产生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理论使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对信息的分析及判断,研究在多决策主体之间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状态,达到决策结果收益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费登伯格和梯若尔[30](2010)合著的《博弈论》书中,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包含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结果和均衡这七项要素:
(1)参与人。也称为博弈方,可以是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在博弈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决策主体的角色,能够根据收益函数进行合理性决策制定。有时候在博弈过程中为了方便的分析策略,可以将博弈方虚拟化参与决策过程。
(2)行动。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做出的决策变量,可以是具体的行为、经济活动水平或实物量值等,主要说明不同参与人不同时间点的具体决策集合,可以用有序集合形式来表示。即第i个博弈方的具体行为表示为𝑎𝑖(i=1,2,3,⋯,n),第n个参与人的行动用有序集合a=(𝑎1,𝑎2,𝑎3,⋯,𝑎𝑛)来表示。
(3)信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人所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博弈过程中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选择的知识。这一要素在博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为自身行动和策略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3 中国托盘循环共用模式研究 ................................... 37
3.1 中国托盘市场发展.................................................... 37
3.2 中国托盘循环共用存在的问题.................................. 43
4 两方博弈托盘循环共用模式演化研究 ................................ 54
4.1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54
4.2 需求企业主导下托盘共用系统演化博弈研究............................... 57
5 三方博弈托盘循环共用模式演化研究 ..................................... 90
5.1 模型构建.................................. 90
5.2 策略选择稳定性及演化路径研究............................ 91
6 中国托盘循环共用实现机制研究
6.1 托盘循环共用实现的激励机制
由第五章的研究结论可知,在第三方平台参与下的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中合理设置罚金和奖励,可以保障循环共用的顺利开展。由此,本节就激励机制合理设计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探究一般激励机制和动态激励机制实施的条件。同第五章,下面也从托盘循环共用是否适应物流市场两种情形展开研究。
6.1.1一般激励机制
一般激励机制是相对动态激励机制而言的,指第三方平台在对参与循环共用的供需企业实施奖励和惩罚措施时,奖励和惩罚的金额不随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是常数。
6.1.1.1循环共用系统适应物流市场
循环共用系统适应物流产业市场,即𝑅1−𝐶1>0,且𝑅2−𝐶2>0。此时改变命题17中第三方平台对供需企业的惩罚与激励力度参数(如表6-1所示),对循环共用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别通过仿真与原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便于对比,此处选取与原仿真模型相同的6个初始观察值(0.4,0.4,0.2),(0.2,0.4,0.2)、(0.2,0.2,0.2)、(0.2,0.2,0.4)、(0.3,0.3,0.4)、(0.3,0.2,0.5)进行数据仿真,供需企业、第三方平台的三方博弈演化结果分别如图6-1、图6-2、图6-3和图6-4所示。与原模型相比,图6-1中惩罚与激励的数值都减少了2;图6-2中惩罚数值增加了1,奖励数值不变;图6-3中惩罚数值与奖励数值变动大小不同,惩罚数值减少了2,奖励数值减少了1;图6-4中惩罚与激励的数值都减少了1。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论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托盘循环共用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中国托盘市场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的三种模式,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别研究了三种模式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演化博弈模型,就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行为特征以及各自的稳定状态进行了研究探讨,并针对第三方平台参与下的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实现机制展开了深入探究。主要结论如下:
(1)演化博弈理论更加适应于研究托盘循环共用参与主体的行为。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刚刚起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推行托盘循环共用的主要阻力之一。而已有的对托盘共用系统各参与方经济效益的研究,没有从博弈的角度考虑各参与方如何达到均衡点的分析与解释,更没有系统分析不同参与方主导模式下的博弈过程,这与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的实际运作情况不符,不利于指导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构建与运行管理。鉴于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复杂性、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决策动态性,演化博弈理论更加适应于研究托盘循环共用参与主体的行为。
(2)以托盘资产所有权为切入点,从供应和需求的视角中国托盘循环共用的有三种模式:专业提供商(托盘运营企业、生产企业)主导下托盘共用系统、需求企业(大型流通企业、产品生产企业、专业物流企业)主导下托盘共用系统和第三方平台(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协会)参与下托盘共用系统。在筹建阶段,不同模式的参与主体都需要投入一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在需求企业主导下的共用系统中,主导企业运营管理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并收取租金,共用伙伴支付相应的租金;专业运营商主导下的循环共用系统中,专业运营商运营管理托盘租赁服务并收取租金,需求企业支付租金;第三方平台参与下的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中,第三方平台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并收取信息服务费,专业提供商运营管理共用系统并收取租金,需求企业支付租金。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